1925 年於大樹區落成的臺灣鳳梨工場,今年迎來百年的時刻,特別與春天藝術節合作以希舞集聚舞蹈劇場《封存の黃金年代》為文資月拉開序幕,以臺灣鳳梨工場歷經一世紀的歷史風華與滿滿的女力,展現高雄工業發展中重要的一頁,更以「罐藏百年」於兒童節連假展開各種體驗活動,有適合孩童的「小小場長的考驗」以及手作鳳梨萬花筒,亦請到王御風教授來談關於百年鳳梨工場與台灣食品發展背後的足跡故事。


臺灣鳳梨工場
臺灣種植鳳梨的歷史十分悠久,大樹區因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適合鳳梨生長,為鳳梨主要產區;從清朝的臺灣輿圖中就可見大樹有「王萊山」之地名,顯示當時就有人在大樹種植鳳梨,有「鳳梨的原鄉」之美稱。

全台唯一鳳梨工場
日治時期,由於當時的運送技術無法將鳳梨生鮮地外銷出口,台灣的鳳梨罐頭產業於是興起。在二戰後有段時期,台灣曾是全世界鳳梨罐頭產量冠軍,全台曾有高達 81 間鳳梨罐頭工廠,盛極一時,但至今只剩下 1 間,也就是位於九曲堂火車站旁的「臺灣鳳梨工場」。

在地結合與創新
擁有近百年歷史故事的臺灣鳳梨工場,展示內容以大樹在地人文特色與台灣鳳梨與罐頭發展史為主,館內最大特色是展示 50 多張號稱台灣最多的鳳梨罐頭標籤,也提供罐頭封罐體驗,讓民眾感受台灣鳳梨罐頭的輝煌年代。此外,館方也與在地業者合作販售鳳梨相關文創商品與鳳梨冰品,搭配戶外鳳梨田景觀,作為農產推廣場域。

高雄文資月
2025 年高雄文資月將於 3 月 29 日至 4 月 30 日間正式登場,為呼應 4 月 18 日國際古蹟遺址日,在整個 4 月串聯包含黃埔新村、臺灣鳳梨工場、原愛國婦人會館、鳳儀書院等九大場館,策劃為期五周包含演唱會、講座、走讀、市集等超過 50 場活動,邀請大家在春暖花開之際到高雄走春,來趟港都歷史春遊。

眷村聽歌:港都金曲再現
「眷村聽歌:港都金曲再現」是今年高雄文資月的主場活動,在 4 月 13、19 及 20 日於黃埔新村打造專屬於港都眷村的金曲盛宴,回到眷村音樂史的脈絡,爬梳眷村生活與台灣流行音樂對話的三大特別企劃,分別以「再現民歌金曲」邀請王中平、周治平、方季惟、金智娟等歌手讓大家回到台灣流行樂的民歌時代。

更邀請與眷村有相關連結,並以眷村創作眾多膾炙人口的歌手陳昇、黃子軒等唱出他們對眷村情感的「聲返眷村記憶」;更以展望未來的「新聲代大派對」邀請馬念先、八十八顆芭樂籽、國語作業簿、DJ 賴皮等,來一場與眾不同的眷村流行音樂盛典,兩個周末三場特別流行音樂企劃,加上特色市集與高雄眷村獨特的拜訪眷舍特別活動。

哈嗎星拾光派對
哈瑪星是高雄新市鎮的起點,亦是高雄文資場館集中區域,更有無數歷史風華的老屋矗立,故文資月以「哈嗎星拾光派對」展開一場高雄哈瑪星的歷史風華散策。4 月 3 至 6 日連假四天,打狗英國領事館將進行小手牽大手歷史大冒險,透過問答手冊學習英領館的歷史;還有以哈瑪星歷史為主的文化走讀,由張守真老師親自講說,也配合 AR 系統看到古蹟新舊差異,提升更良好的今昔對比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