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迪化街,不只是一條街,它更是一部活著的歷史。穿梭在南北貨、中藥行、香舖與乾貨的氣味中,時間彷彿被凝固,這裡的品牌,有的延續祖輩的手藝,有的在老屋中再造新生,有的則以一味食材守住街坊的記憶。本次《一口氣》,我們走進三間各自在迪化街代表一段故事的老舖:天山行、源竹隆香,以及李日勝。

源竹隆香|1906 年創立
香氣不只是宗教用品,更是安定心靈與文化記憶的連結。
源竹隆香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 1906 年,由第四代傳人阿富所述,品牌的根源來自雲林,始於先祖自學紙藝技法,經歷北上擺攤,最終落腳迪化街。一路以來,源竹隆香始終堅持傳統工法,以純竹紙漿與真金箔製作金紙,與現今常見的混合回收紙漿產品形成鮮明對比。對他們而言,金紙不僅是宗教用品,更承載一種對天地的敬意與誠意。

然而,品牌的故事並未停留於傳統。第四代接手後,經歷疫情衝擊,反而開啟了另一條道路,越來越多外國旅客開始走進店裡,將傳統香品視為放鬆、療癒的日常用品,而不再只侷限於宗教使用。他們口中的「木頭味」,是森林的氣息,也是文化交流的觸媒,對接班人而言,品牌的價值不止於販售商品,更是提供記憶、情感與文化的連結。他希望未來能將源竹隆香帶向下一個百年,讓更多人從香氣中感受到安定與溫度。

天山行|1981 年創立
老屋見證時代,老舖引領食代。
創立於 1981 年的天山行,從早期經營台灣本地雜貨起家,至第二代逐漸引進泰國、日本的進口食材,發展出「台、日、泰」三大特色。像是泰式酸甜辣醬、魚露,台灣段木香菇、木耳,以及天然的日式海帶、鰹魚粉等,都是經過細心挑選後才推薦給消費者。第三代周士愽接手後,除了維持中盤批發與傳統客群,也嘗試品牌再造,透過網路平台、官網與社群曝光,讓更多人認識天山行。

在他們看來,經營不只是買賣,而是一份與客戶的信任連結,像對待家人一樣用心。產品雖未強調高度客製化,但「嚴選」本身就是一種客製化,因為每一件上架的商品都必須通過自家標準,面對未來,天山行希望被視為一個值得信賴的「選物店」,當人們想到特色的泰式醬料或天然日式食材時,第一個就會記得這裡,秉持誠信與品質,天山行正一步步走向百年之路。

李日勝|1986 年創立
責任不是接班,而是傳承。
1986 年創立的「李日勝」,是迪化街上唯一專賣古法日曬野生烏魚子的南北貨老舖。第三代經營者李日勝延續家族南北雜貨的根基,選擇專注於烏魚子,以手工日曬方式保存最原始的風味,拒絕機械冷風乾燥,堅持以雙手和時間來保證品質。烏魚子之外,乾貨如蝦米、干貝絲等,也是店裡常與客人分享的日常味道,讓人重新連結起看似「古早」卻其實始終存在於日常餐桌上的飲食文化。

對於李日勝來說,身為第三代的責任,不只是「接班」,更是「傳承」。傳承不只是內部的延續,更是如何與新世代客人對話,讓這些食材不再只是年菜的一部分,而能融入 365 天的生活,從亞洲到歐洲、從紅酒搭配到沙拉佐料,烏魚子的可能性無限延伸,也成為品牌不斷推廣的飲食文化。展望未來,「李日勝」希望能陪伴更多世代一起成長,不讓傳統食材與文化斷層,無論是年貨大街的熱鬧,還是平日的家常料理,他們都堅信:唯有讓更多人親手下廚、重新認識食材,傳承才算真正完成,品牌也才能穩穩走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