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精選】百年之城的文學重生:從東門派出所到「嘉義文學館:東門町 1923」,開館首展曝光!

在嘉義迎來建城 321 年的此刻,一棟見證時代變遷的百年木造老屋「東門派出所」,也走向嶄新篇章——化身為「嘉義文學館:東門町 1923」,以百年為起點,重新定位為城市記憶與文學創造的交匯處,這場空間的轉化不只是修復建築,更是讓文學與歷史共振的文化實驗。

▲ (圖片來源:IG@tomoncho1923)

以書寫為名,百年建築換新身

館名「東門町 1923」指涉其興建年代,透過文學命名回望歲月軌跡。此次場館識別由來自嘉義的「早起設計事務所」操刀,設計靈感來自漢字書法筆畫,在撇捺之間凝聚文學的筆韻,也象徵歷史與現代書寫的不斷連接。

▲ (圖片來源:IG@tomoncho1923)

首展開張:一場詩與市場的百年交會

開館首展《文學東市場:這次,我們交易的是詩》,以鄰近的百年東市場為主軸,將熱鬧喧騰的場景轉化為詩的場域。展區中的「誠實詩店」販售的不是魚肉菜蔬,而是一張張印有詩句的「詩籤」——節錄自深耕嘉義的作家筆下,以飲食為軸,勾勒出地方的味道記憶。

▲ (圖片來源:IG@tomoncho1923)

民眾可用象徵創作價值的「詩幣」換取詩籤,並留下自己的詩句回應,參與這場文學的流動與互動;透過朗讀裝置,還能「以耳朵嚐詩」,聽見食物背後的文字香氣。

▲ (圖片來源:IG@tomoncho1923)

文學走入市場,也走進人情

展覽也邀來詩人洪崇德實地走訪東市場,為「頭家」攤商書寫詩句與報導,將每一個豬肉攤、米糕攤後的生活哲學,化為詩行流動,假日時段更有市場「頭家」親自開課,傳授料理手藝,讓文學與真實的市場生活更加緊密。

▲ (圖片來源:IG@tomoncho1923)

插畫演繹百年風景,文學以畫入市

展覽主視覺由插畫家湯士賢操刀,以百年市場為畫布,勾勒牛雜、春捲、米糕等在地熟悉的滋味,構圖生動、色彩繽紛,以溫潤筆觸捕捉日常與歷史交疊的瞬間,也讓人更易親近這場「詩意重構」的文化體驗。

▲ (圖片來源:IG@tomoncho1923)

延伸展覽,讓百年文學觸角走得更遠

除主展區外,本次策展亦設有衛星展區於嘉義市文化局圖書館,精選嘉義作家的詩作、散文與小說文字片段,讓更多人能在輕鬆閱讀中,發現百年嘉義在文學中的模樣。這不僅是一次建築空間的再生,更是以文學為名,為百年城市注入當代表達的展演現場。從

發表留言(無須填寫電子郵件、名稱直接點擊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