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精選】李洙赫摯愛首選!「愛彼 AP」150 週年鐘錶慶典,4 大幕後亮點揭秘:曾助 Omega 打造首款報時腕錶

為慶祝品牌邁入 150 週年,瑞士高級製錶品牌愛彼(Audemars Piguet)以一場場跨越世界都會的慶典,重新凝視時間的重量與工藝的本質。台北站《Royal Oak Offshore Sunset Party》於日落時分揭幕,李洙赫、蕭敬騰、高爾宣、章廣辰、彭千祐、林哲熹、Karencici 與派偉俊等名人踏上象徵前往布拉蘇絲的旅程,彷彿穿越一百五十年的時間隧道,回到品牌的起源,也走向它的大膽未來。

這個跨越世代的鐘錶品牌如何在潮流翻覆的世界裡保持純粹、保持精準?又如何在當代語境中持續成為創意者心中的精神坐標?答案在於它從未背離的一件事——把時間當作藝術來雕琢。

▲李洙赫出席愛彼 AP 150 週年鐘錶展《Royal Oak Offshore Sunset Party》。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幕後故事 1.從汝拉山谷走出的百年製錶脈絡

1875 年朱爾斯路易斯奧德莫斯(Jules Louis Audemars)與愛德華奧古斯蒂皮捷特(Edward Auguste Piguet)在瑞士汝拉山谷(Vallée de Joux)共同建立了愛彼。寒冷漫長的冬季、細緻的光線、緩慢而精準的生活節奏,使這座山谷自然孕育出一種以專注、耐心與結構美學為核心的製錶文化;至今 150 年後,愛彼仍是唯一保持創始家族參與經營的高級製錶品牌,Audemars 與 Piguet 家族成員持續介入關鍵決策,使品牌得以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維持獨立性與一致的工藝哲學。此外,布拉蘇絲總部至今仍是製錶師培育中心,將傳統技法與技術革新同時推進,形成愛彼獨有的工藝語言。

▲「愛彼 AP」幕後故事 1.從汝拉山谷走出的百年製錶脈絡。圖片來源:IG@audemarspiguet

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愛彼在十九世紀末便展現出遠超時代的技術視野。1892 年品牌打造出全球第一枚三問報時腕錶機芯,並提供給歐米伽(Omega)使用,使得其創辦人 Louis Brandt 能順利組裝並推出人類史上第一款具備三問報時功能的腕錶;這段歷史不僅確立了愛彼在複雜功能領域的權威地位,也顯示出品牌從早期便具備開放合作、共享技術與理解製錶產業大格局的能力。在 1934 年愛彼推出全球首款鏤空懷錶,再度突破結構限制,並於此後數十年間接連刷新超薄機芯紀錄。

▲「愛彼 AP」幕後故事 1.從汝拉山谷走出的百年製錶脈絡。圖片來源:IG@audemarspiguet

「愛彼 AP」幕後故事 2. Royal Oak、Offshore 經典誕生

要理解愛彼如何在 150 年間保持高度辨識度,必須從 Royal Oak 與 Royal Oak Offshore 兩個系列談起,它們並非僅是受歡迎的單品,而是高級製錶界「兩次審美革命」的具象化。第一個改變來自 1972 年的 Royal Oak,當時高級錶仍以黃金正裝為主流,而 Royal Oak 大膽以不鏽鋼打造高端腕錶,並將八角形錶圈、可見螺絲與一體式錶帶視為設計語言而非功能需求;這些元素讓它超越材質思考,直接改變了高級腕錶的風格格局,成為當今所有金屬運動錶潮流的源頭。

▲「愛彼 AP」幕後故事 2. Royal Oak、Offshore 經典誕生。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第二次改變則發生在 1993 年,當 Royal Oak Offshore 問世,它不是 Royal Oak 的延伸,而更像是向經典提出挑戰的作品。Offshore 放大錶徑、強調防水膠圈、加入更具運動感的結構線條,以 1980 年代賽艇文化為美學參照,創造出比經典版更激烈、更具有存在感的輪廓。也因為如此,它被收藏家稱為「The Beast」,名號聽似狂野,但背後的意義是它讓愛彼正式跨入更廣闊的文化領域——音樂、街頭、運動與新世代審美;30 年來 Offshore 透過材質革新、功能變化與跨領域合作,被不同世代重新理解,也因此成為愛彼文化版圖中不可替代的象徵。

▲「愛彼 AP」幕後故事 2. Royal Oak、Offshore 經典誕生。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幕後故事 3.展示逸品重構品牌語彙

在本次《Royal Oak Offshore Sunset Party》中,展覽以 Offshore 系列作為敘事中心,呈現品牌對運動風格與結構比例的長期探索。現場陳列逾 20 件 Royal Oak Offshore 作品,從早期以大尺寸膠圈與強悍比例聞名的初代款式,到近年運用陶瓷、複合材質與精密打磨語言打造的進化款,完整展露 Offshore 三十年間的造型邏輯與機能變化。透過展區脈絡,觀者得以直觀理解 Offshore 為何從當年的前衛挑戰,逐步成為今日高級運動錶領域的指標性經典,也能看見 Royal Oak 與 Offshore 在品牌文化中形成的清晰分工:Royal Oak 提供結構秩序,而 Offshore 則代表美學自由,兩者共同建立愛彼的風格邊界。

▲「愛彼 AP」幕後故事 3.展示逸品重構品牌語彙。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展覽敘事從入口處的一件珍稀作品開始——自瑞士空運抵台的《愛彼 150 週年立體手工書》,這本以立體紙雕技法打造的藝術書,以層次堆疊呈現汝拉山谷的地貌、創始工坊的光影、機芯齒輪的結構與工匠專注的姿態。頁面在光線下形成不同深度的陰影,使品牌的 150 年歷史不只是文字記錄,而以可觸、可觀察的形式重新被理解。翻動書頁時微微起伏的紙材,也像在重新經歷布拉蘇絲四季的節奏,把品牌的時間觀具體化。

▲「愛彼 AP」幕後故事 3.展示逸品重構品牌語彙。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沿著動線進入主展區,Offshore 系列以多種尺寸、材質與結構語彙並置展示,形成一座凝聚運動能量與精準細節的時間展示場。展陳沒有採用單純的年代排序,而是以造型語言的差異編排,使觀者能從不同角度理解 Offshore 的演進方向:錶殼線條的張力、膠圈厚度的美學意圖、金屬與橡膠的觸感對比,以及鏤空結構所呈現出的力量與透明度。透過這些細節,Offshore 的設計精神不再只是「大尺寸運動錶」,而是由材質、比例與使用者佩戴情境共同塑造的完整語言。

▲「愛彼 AP」幕後故事 3.展示逸品重構品牌語彙。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展覽最後以光影與音樂收束敘事:舞台以愛彼象徵性的綠色燈光為主軸,巨型 LED 牆以金屬紋理、線性節奏與慢速推進的時間軌跡構成空間節奏,與現場音樂產生同步呼應,使派對更像是一段沉浸式的製錶旅程,而非產品展示,讓觀者理解愛彼所擅長的不是大音量的敘述,而是把工藝、歷史與節奏整合成一種「能被親身體驗」的語言。

▲「愛彼 AP」幕後故事 3.展示逸品重構品牌語彙。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幕後故事 4.百週年派對眾星共襄盛舉

夜幕降臨,台北站《Royal Oak Offshore Sunset Party》迎來眾多影視與音樂界創作者的現身。李洙赫以其沉穩冷峻的氣質步入展場,腕間佩戴 Royal Oak Offshore 皇家橡樹離岸型自動上鍊計時碼錶,金屬線條在光影交錯中勾勒出一貫的極簡風格。蕭敬騰、高爾宣、林哲熹、章廣辰、彭千祐、Karencici 與派偉俊等人亦到場共襄盛舉,在 Offshore 系列與立體書展區之間漫步感受愛彼的工藝脈動與 150 年的時光軌跡,為派對增添濃厚的創作能量,也象徵愛彼長期跨越文化與領域界線的品牌精神:無論是音樂、影像或舞台,每一位創作者都以自身的方式與愛彼共享同一種對「細節、節奏與持續突破」的執著。

▲愛彼 AP 150 週年派對嘉賓:李洙赫。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 150 週年派對嘉賓:蕭敬騰。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 150 週年派對嘉賓:彭千祐。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 150 週年派對嘉賓:章廣辰。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 150 週年派對嘉賓:高爾宣。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 150 週年派對嘉賓:派偉俊。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 150 週年派對嘉賓:林哲熹。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愛彼 AP 150 週年派對嘉賓:Karencici。圖片來源:愛彼提供

發表留言(無須填寫電子郵件、名稱直接點擊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