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美食盛典圓滿落幕!今年不僅首度將評選範圍拓展到三個新城市,更誕生了 53 家星級餐廳,其中包括 8 家全新入選的一星餐廳,以及 3 家從一星躍升為二星的餐廳,為臺灣餐飲版圖增添全新篇章。而在頒獎典禮之後,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亮點,值得一同細細回味。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 幕後亮點 1. 八間餐廳首獲米其林一星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共有 43 家餐廳續獲星級肯定,臺北以 34 家最多,臺中 5 家、高雄 4 家,各地風味鮮明,展現臺灣餐飲的多元面貌。除此之外,今年還有 8 家餐廳新獲一星,其中 4 家是從去年榜單晉升而來,另有 4 家首次入選。而在新一星餐廳中,方蒔位於高雄,其餘七家則都在臺北,為星級餐飲版圖注入新氣象。

位於高雄的方蒔店內以暖色杏木為基調,圓弧吊燈、舒適沙發、餐桌以及綠植的點綴,使空間氛圍悠閒自在。主廚兼老闆擁有超過二十年的精緻料理經驗,他設計的套餐結合自身旅行經歷與臺灣在地風味。菜色中靈活運用本地食材,如花椰菜乾、黑蒜與菜脯;冬季則會加入澎湖海釣的新鮮魚類,呈現濃厚的家鄉記憶。
心宴的用餐空間融合了臺灣當代藝術家的畫作與雕塑,充滿藝術感。主廚楊光宗擁有超過三十年的杭州與江浙料理經驗,他設計的十道菜套餐巧妙結合家鄉滋味與個人成長記憶,將經典老菜用西式技巧重新詮釋,還運用了番紅花、起司和日式海藻等少見食材。每道菜都搭配精選茶品,讓人從頭到尾感受到細膩用心。

川雅則以明亮雅致的空間將臺北 101 與市景盡收眼底。餐廳提供三款套餐,從家常川味到官府菜都涵蓋其中,廚房團隊展現出嫻熟技藝與創意。「尋味套餐」更能讓食客自由搭配菜色,而開水白菜與龍蝦雪花雞淖則是令人難忘的亮點。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空間高挑、裝潢簡約優雅,氛圍舒適自在。德國主廚 Thomas Bühner 與在地投資者共同管理,由香港主廚掌杓,帶來選用當地食材的現代歐陸料理。每道菜都精緻華美,紐西蘭鹿肉等野味料理處理得細膩到位,甜點如巧克力塔則為晚餐畫下完美句點。

晚間營業的 FRASSI 由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廚掌廚,僅提供一款七道菜套餐。龍蝦燴飯與兔肉寬扁麵不僅擺盤精美,味道與口感也同樣出色。餐廳團隊自行熟成肉類,其中鴨肉料理更是必嚐。專攻天婦羅的元一,採用當令食材並運用日本傳統技法,炸出的天婦羅外酥內嫩,保留食材原味又不油膩。餐廳僅有 16 席吧台座位,分布在兩個用餐空間,讓食客能近距離欣賞如藝術般的烹調過程。

鮨 嘉仁吧檯以臺灣檜木打造,搭配日本漆器餐具,空間簡約雅致。主廚擁有近三十年經驗,食材來自東京豐洲市場,依照魚貨熟成狀態設計菜色。春夏造訪的話,鹽醋小肌魚必嚐,而米飯與醋的比例也經過精準調配,呈現頂級水準。而 2024 年搬到新址的好嶼,從庭院的臺灣原生五葉松到牆上的牡蠣殼漆,都展現對生態的重視。14 道菜式套餐選用當地山林與海域食材,融合臺灣五大族群飲食脈絡。餐廳長期投入永續實踐,連續三年獲得米其林綠星肯定。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 幕後亮點 2. 臺北三間餐廳躍升米其林二星
今年臺北迎來三家餐廳從一星升格為二星,加上原本的四家二星餐廳——侯布雄、logy、渥達尼斯磨坊與牡丹——全台二星餐廳總數來到七家,呈現更多元的高端美食選擇。A 餐廳空間以明亮白色為主軸,並以鮮豔花卉與藝術畫作點綴,營造清新典雅的用餐環境。主廚黃以倫設計的品嘗套餐超過十道菜,法式烹調手法中巧妙融入亞洲風味,食材包含澎湖明蝦、鮮貝與小牛肉,每道料理烹調精緻、擺盤精美,從開胃小點到甜點都令人印象深刻。


隱身於低調外觀中的盈科,則像城市裡的美食秘境。客人先在茶室品嚐迎賓飲品,再步入二樓主用餐區。開放式廚房吸引目光,菜單以日本料理為核心,並融合臺灣與國際元素,從白子佐烏魚子、淡菜麵線,到柴火烤鴿,每一道都風味獨特且賞心悅目。彧割烹也成功晉升二星,提供精緻的割烹體驗。餐廳裝潢簡約、沉穩,營造出私密而舒適的氛圍。主廚鐘正芳擁有逾二十年的日本料理經驗,季節性菜單充分展現廚藝巧思;尤其是炭火料理,如炸紫蘇海膽與招牌釜飯,都帶來令人回味的細膩滋味。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 幕後亮點 3. 74 家新入選餐廳
在星級餐廳與必比登推介之外,《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還網羅了更多受到評審青睞的好味道。今年總計 222 家餐廳入選,其中有 74 家是首次亮相,分布在臺北、臺中、臺南、高雄、新北、新竹縣與新竹市,完整勾勒出台灣飲食的多元風貌。
北部地區中,臺北的新星以日本料理最為搶眼,包括 AJIMI、駄介、fumée(雞肉串燒)、掬、鮨香、天婦羅 杉村等。往中南部延伸,臺中新增粵菜代表明娟樓、山与;臺南則有歐式風格的 FUKAI 與 啢啢餐桌;高雄則迎來創新取向的 J Parc、Li.nu。


地方小吃也在榜單中佔有一席之地。新北以阿柑姨芋圓、今大魯肉飯、黑殿飯店(創始店)、天然茶莊、張記傳統魚丸 展現庶民魅力;新竹市同樣有許多代表,如海口刈包、廟口鴨香飯(中山路)、野叔、鷹王肉圓等,都以在地風味打動評審。至於新竹縣,則以客家菜系為主軸,像耕野月眉、客家本色、老頭擺、泥磚屋等餐廳,都傳遞出濃厚的客家飲食文化。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有兩家以「時尚台灣菜」切入的新面孔:新北的食養山房透過套餐設計,將自然與食材巧妙結合;而新竹市的 TAIVII 則在傳統臺菜與客家風味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手法,為經典料理注入新生命。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 幕後亮點 4.頤宮八連勝再奪三星
在今年的三星餐廳榜單中,2024 年摘星的餐廳全數維持原有評級,包括臺中的 JL Studio 以及臺北的頤宮與態芮。其中,位於台北君品酒店的頤宮中餐廳完成八連霸的驚人紀錄,再度穩居台灣米其林三星之列。

而頤宮的空間設計融合中式典雅與歐式細緻美學,散發出古典優雅氛圍。來自香港的主廚每日駐店,以精湛手藝呈現廣東料理的精華,招牌菜如先知鴨、火焰片皮鴨,皆選用宜蘭櫻桃鴨,依體型大小採用多種料理手法,製作繁複,需提前預訂;前菜部分,金銀蛋蒜香莧菜餃不僅賣相精美,口味也十分出色,為整場饗宴揭開完美序幕。

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5 幕後亮點 5.侯布雄副主廚意外成焦點
在本次盛會上,侯布雄法式餐廳的副主廚梁維維意外成為焦點,在上台領獎時,他沉穩的氣質與帥氣外型吸引了所有目光。梁維維是道地的台灣人,高中畢業後遠赴法國學習餐飲,並在多間餐廳累積經驗;回到台灣後,他曾任君品酒店「雅意 Artbrosia」義大利餐廳,並於三年前加入侯布雄團隊。32 歲的梁維維副主廚不僅廚藝精湛,也因侯布雄餐廳過去鮮少有台灣廚師站上第一線而備受矚目,被視為新生代有潛力挑起主廚重任的代表人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