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巴黎奧運開幕式在台灣時間 7 月 27 日凌晨 1:30 盛大舉行,這不僅是法國巴黎第三次舉辦夏季奧運,亦是於 100 年後再度擔下重責大任,促使本屆國際運動大會早在開始前就引起極高關注;除了將永續、LGBTQ、女性力量等概念注入其中,還邀請全球知名精品集團 LVMH 投入 1.5 億歐元(約新台幣 52 億)贊助這場嘉年華,進而被稱作是「最時尚的奧運」。由於是全世界都會關注的運動盛會,因此開幕典禮更不容馬虎,大手筆找來女神卡卡(Lady Gaga)、席琳狄翁(Celine Dion)等巨星擔任表演嘉賓,還將屬於法國元素的巧思融合到開幕式,看似是別出心裁的橋段,卻不曾想在呈現後引來正反兩極的言論,以下關於 2024 巴黎奧運開幕典禮亮點背後的 12 個隱喻,一起來細細解讀。
1.塞納河裡的頭像
開幕典禮中,每個國家代表隊搭乘船隻行經塞納河出場時,路過好幾個以畫作型態出現的人物,但這並非汲取大眾所熟知的世界名畫,反而採用幾幅名不見經傳的畫作,而外界解析作品裡的人物有妓女、同性戀者、黑人、奴隸等,令人不禁好奇在許多經典畫作中,為何選擇這幾幅放入塞納河?究竟想傳達什麼含意?但只要回顧奧運開幕典禮藝術總監托馬斯喬利(Thomas Jolly)曾說過的話,就不難理解為何會將這些作品「沉入」塞納河。

馬斯喬利(Thomas Jolly)曾表示開幕典禮是一場融合古典與現代的體現,將引出法國最「原汁原味」的多樣性,同時展現巴黎對多元文化的包容,亦彰顯出法國三色國旗所象徵的「自由、平等、博愛」。

2.藍色小精靈
當中話題性最高的場面之一,就是被稱作「藍色小精靈」的角色現身於餐盤中,這其實是在指古希臘中的「酒神」戴歐尼修斯(Dionysus),原本祂出於善意教導人類種葡萄樹、釀葡萄酒,但卻沒告誡眾人不能沉浸在飲酒狂歡中,進而展現人類對本能的追求,因此戴歐尼修斯亦被稱為「人類欲望的具象化」。
而作為經常成為藝術家靈感謬思之一的酒神,為何會與過往不同以藍色身材示眾?根據本次詮釋角色、亦是法國國寶級歌手的 Philippe Katerine 在採訪中透露「藍色是粉色的互補色,也是象徵純潔藍天的顏色,同時亦是法國隊所代表的色彩;我不喜歡一成不變跟太有規則,我喜歡自由,所以想用我想要的方式表達自己。」凸顯法國想突破大眾對酒神的既有概念,以創新手法重新演繹之際,也是再度向大眾展現「敞開視野擁抱美醜」的多元精神。
此外,Philippe Katerine 演唱帶來創作歌曲〈Nu〉舞台,細聽就能發現歌詞與藍色小精靈呈現給人的形象不謀而合,首先歌名〈Nu〉中文有「裸露」之意,歌詞除了頌揚和平理念,亦有提到「無論貧窮富有,在(全身)赤裸時毫無差別;無論是胖或瘦,(全身)赤裸時你純粹是個人。」透過反歧視、平等的視角解除現代人對貧富、身材焦慮的問題。

3.小小兵偷竊《蒙娜麗莎》
可愛的小小兵竟趁亂偷走世界名作《蒙娜麗莎》!看似逗趣詼諧的場景,其實是法國對自身的嘲諷,因為在 1911 年這幅名畫還真的被羅浮宮擔任油漆匠的 Vincenzo Peruggia 偷竊,館方於兩天後發現作品被偷,並祭出高額懸賞金抓人,最後仍無濟於事,直到兩年後 Vincenzo Peruggia 看風波已過,想將畫作轉賣給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時被捕,這才讓《蒙娜麗莎》物歸原主。

4.火炬小偷
法國不僅以小小兵偷走《蒙娜麗莎》畫作自嘲,更藉由「火炬小偷」暗諷國家的偷竊習性,當中引用電玩遊戲「刺客教條系列」,設計一場小偷將奧運火炬偷走的橋段,不禁令人莞爾;但導演所安排的內容,還真的反映到了現實,有不少選手與受邀觀賽的嘉賓來到巴黎後東西就遭竊,算是驗證了導演的未卜先知。

5.彰顯女性力量
本屆奧運精神主要之一包含女性力量,因此在開幕式中展示多位對世界帶來巨大貢獻的女性雕像,包含法國女權運動先驅 Olympe de Gouges、法國女權運動代表人物 Simone Veil、世界首位女導演 Alice Guy、將女性引入奧運的 Alice Milliat、黑人與反殖民運動先驅 Paulette Nardal 等,正因為這些女英雄們的早期奉獻,才逐漸讓社會開始重視起女性權益。

另一個展現女權意識的畫面,還包含女舞者在廣場跳的特色康康舞(can-can),由於有露出大腿、內褲等較為露骨的動作,因此早期都是男性來詮釋,後來透過法國紅磨坊夜總會的影響力逐漸廣為人知。

6.並非致敬《最後的晚餐》?
同樣讓大眾爭論不休的一幕還有集結多位人種,一同載歌載舞的畫面,雖然外界多數解讀是在致敬名作《最後的晚餐》,但身為開幕式服裝總監的 Daphne Burki 表示,這幕的靈感來源是受到荷蘭畫家 Jan Harmensz 在 1635 年左右創作的作品《諸神的盛宴》啟發,旨在描繪眾神受邀參加海洋女神與宙斯孫子的婚禮,一同齊聚奧林帕斯山慶祝的畫面;不過科技電信公司 C Spire 卻因為該橋段,撤掉所有在奧運期間投放的廣告。


7.展現對 LGBTQ 的支持
延續上述提到《諸神的盛宴》場面,找來不同種族的人們來呈現,展現奧運對不同族群的包容,且這幕佔據的比例大概是整場開幕典禮活動的 60%,不難看出巴黎奧運對 LGBTQ 群體的高度重視。

8.「三人行」惹議
作為被指蘊藏性暗示的爭議橋段,不只是想展現對 LGBTQ 的包容,亦是對「自由的愛情」的詮釋,當中分別透過經典文學作品《無言浪漫史》(Romances sans paroles)、《愛情不可兒戲》(On ne badine pas avec l’amour)、《漂亮朋友》(Bel Ami)、《情慾告白》(Passion Simple)、《性與謊言》(Sexe et Mensonges)、《肉體的惡魔》(Le Diable au corps)、《危險關係》(Les Liaisons Dangereuses)、《華麗的情人》(Les amants magnifiques)、《愛情的勝利》(Le Triomphe de l’amour)等,藉由不同於傳統的戀愛型態,來展現對愛情多樣性的接納。

9.新藝術運動
Lady Gaga 在開幕式帶來〈Mon Truc en Plumes〉舞台演出,背景出現的「PARIS」路牌字樣同樣大有來頭,這是一種新藝術風格的字型,源自於十九世紀末葉在法國廣泛流行的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整場表演橋段設計體現滿滿的藝術底蘊。

10.未完成的巴黎聖母院
2019 年因一場大火毀壞這棟具標誌性且歷史悠久的建築,原本法國想在奧運開始前修建完成卻事與願違,但這並沒有阻擋他們想融入巴黎聖母院的想法,反倒讓表演者在施工的鷹架上進行演出,以不同視角創造全新場景,同時致敬修建建築的工匠。據悉,巴黎聖母院將在今年修復完畢。

11.吉祥物「Phryge」
本屆奧運吉祥物「Phryge」(弗里吉)採用法國國旗顏色藍、白、紅作為配色,再將金色巴黎 2024 標誌點綴於胸前,設計理念是源自法國傳統的弗里吉帽,在法國歷史中代表自由的象徵,在藝術界同樣作為自由的隱喻,因此從每個市政廳的標誌性人物瑪麗安娜(Marianne)的頭上,到法國人日常用品如硬幣與郵票都能看到它的蹤影。


12.斷頭皇后
開幕典禮中出現穿著一身紅禮服的「斷頭皇后」,她正是法國歷史上極為出名、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瑪麗安東妮(Marie Antoinette)皇后,為了鞏固與法國的政治關係,瑪麗安東妮與路易十六結為連理,促使她不僅被迫穿上法國傳統服飾,亦不能讓母國的侍從、寵物跟隨自己到法國生活,再者兩人婚後生活並不幸福,導致瑪麗安東妮也在生子方面備感壓力,藉由種種因素使她將不滿與委屈發洩在購物上,過於鋪張浪費的行徑引起法國人民的不滿,因此在法國革命大爆發後被處以斷頭台行刑;雖然在世時是民望不高的皇室成員,但這位皇后的人生故事卻深深影響著後世諸多作品,包含經典動畫《凡爾賽玫瑰》等影視、遊戲作品。


【更多 2024 巴黎奧運精彩文章】
- Levi’s® WellThread® 極致環境友善系列展現永續時尚!獨家打造 4 款丹寧道服響應巴黎奧運
- 歡慶國際盛會!Nike 打造沉浸式展覽《Art of Victory》,展現運動員之姿迎接巴黎奧運
- 巴黎奧運時尚加乘!KENZO 專為法國柔道隊設計制服,以「和服」為核心致敬運動發源地
- 2024 巴黎奧運「蒙古隊制服」驚艷眾人!當紅蒙古品牌 Michel & Amazonka,也曾參與東京奧運
- BTS 防彈少年團 Jin 現身巴黎奧運!以純白火炬手服裝帥氣登場,為運動盛事揭開序幕
- 專為 2024 巴黎奧運打造!奧運五環點綴艾菲爾鐵塔,白天黑夜展現雙重新風貌
- 不只為美觀?2024 巴黎奧運專為運動員打造「夢幻紫色跑道」,幕後設計理念曝光
- 2024 奧運法國隊隊服設計師是誰?巴黎街頭霸主 Stéphane Ashpool 領銜操刀,曾贏得 ANDAM 大獎、長期聯名 Nike
- 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主視覺曝光!以「W」結合表情符號,傳遞臺灣自由與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