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年味的歲末迎春之際,Worky 團隊跟著馬哥來到台北萬豪酒店,踏進人潮熙攘的大廳,常務董事劉恒昌 Mark 笑容可掬地歡迎大家,他以西裝襯衫搭配深色外衣,正式中帶點休閒的沉穩風格,就像台北萬豪酒店給顧客的感覺,既是國際級商務會展空間,更是讓旅客可靠且溫暖的住所。

「要先有足夠人力,才能好好照顧客人」,台北萬豪酒店設有全台最大的國際會展廳、宴會空間及商場,占地逾 7,600 坪,就像是一座小城市,日常維護就需要動員大量人力,Mark 以燈泡換新為例,每次都要換上好幾百顆,按原先規劃,整個場域約需 800 位人力,但現在只有 500 多位,加上飯店是 24 小時營運,相較其他服務業,提供的服務範圍更廣,即使碰上大缺工,仍要想辦法確保顧客入住期間的舒適及便利,飯店高階主管跳下第一線,協助房務清潔早已不稀奇。

過去飯店習慣以長期培訓的方式,讓每位人員都能獨立作業,較少考慮使用兼職人力,但疫後很多有經驗的員工選擇退休,加上少子化及疫後偏好彈性自由工作的風氣,願意投入服務業的人就更少,人力缺口持續擴大,面對這樣的棘手困境,台北萬豪除了打造優質就業環境、導入科技化服務積極留才,也與 Worky 展開合作,思考透過拆解工作,靈活運用兼職人力的可能性。
為讓兼職、甚至零餐飲經驗的兼職夥伴快速融入,更好的協助團隊完成工作,台北萬豪重新檢視各部門的工作流程,並參考工業革命的分工與效率提升精神,導入科學管理的核心理念,做為工作拆解的基礎,把需要高度經驗與專業知識的工作,與標準化程度高、重複性強的任務區分開來,再進一步將重複性強的工作化繁為簡後,分為基礎、初階、進階工作,以「宴會廳外場服務」工作為例,基礎工作包含收盤、擦杯、整理餐務等,這些工作即使是初來乍到的 Worky 夥伴,都可以快速上手,發揮即戰力幫助團隊更高效率的完成目標。
台北萬豪運用專業分工與技能分級機制,讓 Worky 夥伴快速進入狀況,大大提升工作準確性與穩定性,對於管理團隊來說,工作效率的審視管理也更直觀,有效減輕正職人員的負擔,提升整體團隊的運作效率與生產力,對於這樣新型態的人力布局思考,Mark 給予正面肯定,這樣一來就不需要將人力整天綁在飯店內,更貼合現代工作趨勢,也能讓沒有飯店從業經驗的人,在從事基礎工作的過程中,慢慢認識整個工作流程甚至是這個產業,即使是兼職人力,也能累積越來越多的工作技能與知識。
「過去也有同事為了照顧家人,沒有辦法全職上班,被迫忍痛離開職場,累積的工作經驗就無法被好好運用,有了 Worky 這樣的平台,可以減少這種遺憾的發生,讓大家把能力運用在需要的對象上。」隨著 Worky 使用者及商家持續增加,Mark 也期待平台提供更多彈性設定及選擇,讓更多人有機會發揮所長,「像有的人雖然不是做服務業,但有外語長才,就能運用閒暇時間到我們這邊,協助照顧外國客人,對整個產業及台灣觀光都有很大幫助。」

(圖片來源:台北萬豪酒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