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Worky 團隊到 Campus Cafe 南京店,執行董事 Mandy 帶著大大笑臉熱情歡迎,店內播著輕快的西洋節奏,明亮高採光的窗面設計,及大量的暖色系木頭裝潢,整間店給人清新明亮的感受,帶點 Loft 風格的復古磚牆,搭配原木大長桌、大黑板等元素,營造出濃厚的美式校園氛圍。
Mandy 自豪地告訴我們,「這裡是 Campus Cafe 的第一間店。」
提及使用 Worky 的契機及餐飲業痛點,Mandy 嘆口氣後說,餐飲業目前最大痛點就是缺工,尤其疫後情況更嚴重,「之前甚至會搭訕路人,問對方願不願意到店裡上班,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我們有多缺人!」
餐廳營運人力是必要條件,客人進店帶位介紹、出餐上桌,用餐後打包、收桌清潔、結帳、重新 SET 桌,還要洗碗、清潔打掃等等,通通需要人力,每件事情都不難,卻都十分相當重要,執行起來有很多細節要注意,正職從訓練到能開始獨立作業,大概要花半年,很多人撐不住離職,還有來半天就嚇跑的,考量人手問題,根本不敢想展店的事情。
當然也有試著從各大平台找人,有的沒人應徵,或來些不在狀況內的人,無法分擔工作量還製造問題,店內人力持續拉警報,起初從社群平台認識 Worky,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結果發現來的人力都超優,到場已經在工作狀態,「他們知道自己是來上班的,態度積極又主動,還會自動找事情做,沒有出現薪水小偷、混時間的情況。」
現在最理想的狀態是 3 位正職搭配 1 位 Worky 夥伴,首次配合的Worky夥伴來到店裡,會簡單認識環境,然後從補餐具、洗碗、收桌等較單純且可標準化的工作開始,通常5分鐘內就能上手,有了 Worky 夥伴的協助,正職就有時間提供更細緻的服務,「而且我們發現,跟 Worky 夥伴溝通工作的過程中,正職能更好的梳理及盤點工作」,無形中幫助優化工作流程,團隊更有效率。
優質人力大家搶著要,Mandy 當然也試過挖腳 Worky 夥伴,「但他們都說已經有正職或其他規劃了。」她也分享對年輕世代的觀察,很早就接觸網路,接收及參考網友經驗,得到很多情報跟資訊,也更勇於爭取權益,對於目標或規劃不會輕易妥協,「Z 世代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以及想要什麼。」
她希望優秀的 Worky 夥伴能持續在店裡協助,目前已經將好幾位 Worky 夥伴加入最愛名單,未來發新工作的時候,名單內的夥伴就會在第一時間收到通知、申請上工。
Mandy 最後總結,大缺工時代正職員工不好找,食材、房租等營運成本持續上升,適當運用兼職人力度過尖峰時段,能讓現場運行更順,並提升顧客體驗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省下部分人事成本,「時代在改變,商家思維也要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