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Asian Boss 》報導南韓小姐金秀敏因體重超過 50 公斤而遭受猛烈批評,讓外界再度聚焦韓國女性所面臨的壓力。2023 年,一位素顏短髮的女性在便利商店遭受攻擊,激發了社會對女性化妝、打扮壓力的熱烈討論。南韓女性若未經精心打扮便出門,往往會受到異樣眼光,這引發了更多人對女性外表的嚴格要求及其背後社會結構的深刻思考。
此外,韓國這個以社會風氣保守聞名的國家,也是兩性薪資差異最多的已開發國家之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發布的 2024 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 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南韓在 146 個國家當中名列第 94 ,在這種背景下,凸顯出女性面臨的多重壓力與不平等。
化妝打扮居然成為南韓女性必須遵守的規則?
在南韓,化妝和打扮不僅僅是一種自我表達或愛美的選擇,已逐漸演變成為女性「必須遵守」的社會規範。對許多韓國女性來說,化妝並非是為了取悅自己,而是一種迎合社會期待的行為。這一規則背後的根源可以追溯至南韓歷史和文化中的多重影響因素。
1. 傳統文化中的性別角色期待
在韓國,儒家思想長期影響著社會性別角色的劃分。儒家思想強調女性應該溫順、端莊,並且要以外在形象展現內在修養。在現代社會,這些古老的性別觀念透過外表的標準化來延續,化妝打扮逐漸成為女性必須表現「得體」和「符合社會期待」的手段。這種傳統性別角色在現代依然根深蒂固,促使女性被迫遵從這些外在要求。
2. 媒體與流行文化的加劇作用
南韓的 K-pop、韓劇等流行文化興起,以及 K-beauty 產業的崛起,大大影響了年輕女性的審美觀。媒體和娛樂產業塑造了高度標準化的美學:白皙的皮膚、精緻的妝容、完美的體態。韓國電視劇、音樂和時尚雜誌充斥著對「完美女性」的描繪,這些文化輸出更進一步加強了外貌對女性的重要性。
此外,社交媒體的普及更讓女性感到時刻被「監視」。許多人在 Instagram、YouTube 等平台上看到各種美妝達人和網紅展示完美妝容,這些「成功」的女性成為年輕女孩追隨的榜樣。與此同時,若女性未化妝就上傳照片,常常會遭到嘲笑和負面評論,進一步強化了「化妝是基本禮貌」的觀念。
什麼是「顏資」?扭曲到極致的審美觀念:
韓國女性從小就被灌輸:容貌是唯一的資本。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韓社會對美的追求逐漸趨於單一和極端化,這種扭曲的審美觀念讓許多女性感到窒息:
1. 標準化的妝容與外表
在南韓,女性不僅需要化妝,而且還要「化對妝」。從年輕女性到上班族,甚至是政界或演藝圈,很多人的妝容和打扮呈現驚人的一致性:粉嫩的底妝、淡淡的眼線和亮麗的唇色是標準裝備,與此同時,許多女性穿著風格單一的時尚服飾,以求符合社會對美的統一標準。
2. 整形是家常便飯
外貌至上促使整形變成一種文化,整形又把外貌至上合理化。在韓國整形,就好像去美容院做個保養一樣,韓國父母甚至會以「送你去割雙眼皮」,作為孩子考上大學的獎勵。人人追求整形,認為改頭換面才能獲得美好的人生。
3. 體重上的苛刻要求
除了妝容,韓國社會對女性體重的要求也同樣苛刻,這種觀念導致了嚴重的體重焦慮。即便是一位知名的選美冠軍金秀敏,也因為體重略微超過這個標準而遭到無情的批評,這反映了南韓社會對女性外貌的嚴厲審視。許多女性為了符合這種體重標準,往往採取極端節食或過度運動,最終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可逆的損害。
這些標準不僅限制了女性的外表選擇,也壓縮了她們對個人身份的自由表達。儘管南韓社會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個性化的妝容和打扮,但大多數女性仍然選擇遵循傳統審美,因為偏離標準會引來外界的批評和異樣眼光。這使得許多女性處於極大的心理壓力之下,長期面對社會對外表的過度要求。
注重「顏資」,造成哪些亂象?
1. 女性收入低,但化妝品支出高
南韓女性的收入水平普遍低於男性,但她們卻被迫投入大量金錢在美容產品、整容和保養上,以維持社會期望的外貌標準。一項調查顯示,南韓女性花在美容化妝品上的錢,所佔收入比例相當於美國婦女的兩倍,這對於收入並不高的女性群體來說,是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這種不成比例的支出加劇了性別收入的結構不平等。
2. 高顏值女性更易找到工作
在南韓,職場對女性的招聘標準也與外貌緊密相關。外貌佳的女性在面試中更具競爭優勢,這種「顏值至上」的文化已深入職場運作的每個角落。許多企業甚至公開表示,外貌出眾的女性更有機會獲得升職和更好的待遇,這種情況讓職場變得更加不公。迫使她們在職場中也不得不遵守這個「不成文規則」,即便她們的能力遠超其他人,也無法擺脫「顏值第一」的社會價值觀。
3. 整容手術與「幽靈手術」
韓國整形行業的蓬勃發展,更加深了這種扭曲的審美標準。許多女性選擇進行整形手術,以便符合社會對外貌的期待。然而,隨著需求的增長,整形市場也變得混亂不堪,出現了「幽靈手術」現象。所謂「幽靈手術」,是指一些整形醫院在手術過程中,讓未經認證的醫生或醫學生代替主刀醫生進行手術,導致手術質量得不到保障。
終於,挺身而出的平衡
隨著社會對女性外表要求的壓力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南韓女性開始反抗這種不健康的文化。2018 年,一個「 escape the corset 」(脫離束身衣)的社會運動在韓國蔓延,許多年輕女孩破壞或丟棄化妝品、剪短頭髮,並將影片照片發到社群網站上,因為她們受夠了在過度重視外貌的社會中,經常為了出門 20 分鐘卻得花 2 小時化妝的生活,這也被視為近兩年內南韓風起雲湧的女權運動一部份。
在南韓就業市場,長相和關係扮演重要角色,能力反而不那麼關鍵,針對這種帶有歧視的徵才現象, 2017 年時南韓總統文在寅決定推動「盲選」政策,不只要去特權化,未來求職者也不需要在履歷表上貼照片,希望先由政府帶起這樣的風氣,讓私人企業可以跟進。這個舉措為了減少外貌歧視,讓更多人能夠公平競爭職場機會。
雖然這些反抗和改革措施在短期內可能無法徹底改變韓國社會對外表的重視,但它們代表了社會對這一問題的日益關注和反思。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挺身而出,對抗不合理的審美壓力,南韓社會有望逐漸走向一個更加多元、包容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