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的藝術家安庾心,將景觀建築融合禪修帶領藝術開拓嶄新視野

藝術無須透過任何言語,只需藉由情感表達就能傳遞而出,這點無疑是藝術家安庾心最初對藝術的感受。從小跟隨爺爺修身養信,對於佛法與禪學都有深刻的體悟,同時他也熱愛園藝設計,促使他始終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在跟隨家人移民南非後,安庾心面臨到了人生中的轉捩點,也是他首次體會到「苦」的涵義,好比因語言不通、種族膚色不同、文化與價值觀差異等遭受磨練,但他並沒有因此灰心,反而讓一切「逆增上緣」,透過禪修的角度學會將煩惱轉念,使困境轉化為順境。不過正因在南非求學的經歷,讓安庾心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更加密不可分,同時激發埋藏在心底那份對藝術的渴望。

▲藝術家安庾心從小接觸禪修、園藝,至南非求學後激起對藝術的渴望。(攝/白儀芳 MWANEHILE Studio)

藝術啟蒙始於南非,放開眼界擁抱創作的美好

回溯安庾心從台灣到南非一路走來的經歷,都能看見藝術薰陶的軌跡,無論是從六歲開始對園藝美學的喜愛,再到高中時藝術視野的開拓,這些歷練都成為他深入藝術領域的基石。升學期間憑藉藝術作品集成功收到國際名校南加州大學建築學系、劍橋大學、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入學邀請,在作品取得世界級學術機構認可後,成為藝術家的夢想枝芽也隨之在安庾心內心更加茁壯,接著又考取哈佛大學景觀設計學碩士,促使他實踐兒時的園藝夢想。

在異地求學並非容易之事,尤其在充滿菁英的環境裡更具有挑戰,但對兒時便修習禪學精神的藝術家而言,他並不會將這些逆境稱為挑戰,而是當作養分般的贈禮,推進他走向未來的每一條道路。南非求學時期,安庾心遇到一位對他影響深遠的藝術啟蒙老師,不僅拓展他看待藝術的視野,還傳遞「在練習創作的同時,理解藝術創作的過程比最終結果更加重要」的道理,開闊他對藝術的想像。

▲藝術家安庾心在高中領悟到「理解藝術創作的過程比最終結果更加重要」的道理。
(攝/白儀芳 MWANEHILE Studio)

以景觀建築美學,延續對藝術的追求

同時擁有南加州與哈佛兩地豐富的景觀建築資歷,再結合高中時期的藝術背景,安庾心巧妙地將創作概念與靈感具體化為肉眼可見的實體,這當中還包括美學、科學、結構、與功能需求等面向的融合來實現空間設計。而他在哈佛結識了設計教授、同時是位成就非凡的景觀設計師 Michael Van Valkenburgh,並藉由加入旗下團隊收穫眾多豐富的設計經驗。後續他也曾全權參與中國西安大雁塔的改建工程,以及在中國廣州如意畫廊舉辦首次藝術展,採用枯木、塑膠花為主特別設計了一場景觀概念展,不僅是彰顯藝術家對美學與生俱來及後天加持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凸顯他對保留原生態的重視。

▲藝術家安庾心藉由豐富的景觀建築經歷,延續對藝術的追求。(攝/白儀芳 MWANEHILE Studio)

結合東西方精髓,遊走於抽象與寫實的創作

歷經多年來的砥礪造就安庾心具備對藝術的獨到見解,正所謂聚沙成塔、積少成多,藉由從始至今的鍛鍊讓他將對美學的創作投入到油畫中。正如藝術家所述「畫作就像一扇窗口」,他希望透過作品讓眾人擁有稍作喘息的空間,就像是一道能抒發日常的管道。油畫作品以花園、水花園、森林、根與竹林山水為主推出五大系列,每個系列主旨也不盡相同,像是「根系列」為深入探討人們對事物的表面看法,及隱藏於背後的本質,藉由畫作讓大眾反思生活中被忽略的小細節;「竹林山水系列」則傳達出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與和平。

▲藝術家安庾心表示「畫作就像一扇窗口」並推出五大系列油畫作品。(攝/白儀芳 MWANEHILE Studio)

「一切由心造」安庾心不會設限自我的作畫風格,運用畫筆記錄下每個一閃而過的靈感,創作只為隨心。因此從他的作品中能看見東方留白與寫實、西方滿版及抽象的並存,仿佛對應著他出生於亞洲、求學歐美的經歷,雖然以大膽配色描繪畫作,但在欣賞時卻能感受到絲絲平靜,或許也反映出藝術家的生活哲理「禪修與佛學、景觀藝術,開啟了我未來光明人生。」將藝術引領到更崇高的境界。

▲藝術家安庾心「禪修與佛學、景觀藝術,開啟了我未來光明人生」將藝術引領到更崇高的境界。
(攝/白儀芳 MWANEHILE Studio)

托可生活誌合作夥伴

攝影團隊:白儀芳 / MWANEHILE Studio

https://www.instagram.com/baiyi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