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正閒話家常,突然有人拋出「午餐要吃什麼」,空氣陷入安靜,沒有人開口,一群人確認過眼神,還是不知道要吃什麼……,這種尷尬場面,是許多上班族的日常,新興 OMO 餐飲外送平台「初茶弁飯」,就是要解決這樣的痛點,現已成功打入超過 20 個商辦據點,還被網友喻為「上班族的午餐救星」。

(圖片來源:初茶弁飯提供)
初茶弁飯創辦人兼執行長 Michael 告訴 Worky 團隊,「很多人不知道午餐要吃什麼,不是因為選擇太多,而是選擇太少」,拿商辦遍布的信義區為例,周邊百貨林立看似選擇眾多,但對一般上班族來說,百貨美食街消費動輒 2、3 百元,天天吃開銷過高,叫外送當然也是一個選擇,但逢午餐時段的訂單巔峰,需要長時間等待,長期下來的結果,只能挑附近價錢跟味道勉強可接受的幾間店輪流買,選擇空間非常少。
「初茶弁飯成立初衷很簡單,想減輕上班族的午餐壓力,在價格合理的前提下,提供更多餐點選擇,餐廳商家也能拓展商機」,選擇大型商辦為起點,是考量商辦人多、需求大,對餐廳商家來說是不錯的商機,加入平台意願自然大幅提升,有更多商家加入,大家才有更多餐點選擇,兩者的關係相輔相成,而初茶弁飯則擔任連結的角色,串起商家及上班族供需兩端。
「我們現在超過20個配送點,合作餐廳商家逾 400 家,要讓上班族、也就是訂餐會員在 12 點準時拿到午餐,每天至少需要 40 位兼職夥伴幫忙」, Michael 解釋,訂餐會員在當日 10 點前訂餐,餐點就會在 12 點前送到會員所在的商辦大樓,換而言之, 夥伴從統計各店家的訂餐數量、通知合作商家備餐,到司機至各店點收餐,並將餐點送至合作商辦,最後由夥伴核對餐點、準備發餐,一連串過程只有兩小時,可說是分秒必爭。

(圖片來源:初茶弁飯提供)
在大缺工的時代,到處都在缺人,要去哪裡找這麼多的兼職夥伴?Michael 給出答案,「有些人正處於人生轉換階段,短時數的兼職工作更符合這群人的需求,透過跟 Worky 合作,能更快速精準的找到兼職幫手」,當然團隊想過用約聘形式,讓熟悉工作流程的兼職夥伴每天固定來幫忙,但後來發現,許多兼職夥伴處於轉變階段,不太願意被綁在同一份工作上,「所以我們一直積極地開拓外部資源,利用多元管道尋找兼職夥伴,Worky 剛推出我們就開始合作。」
由於每天早上工作都很緊湊,每個崗位都有各自的任務要執行,人力不足容易忙中有錯,一旦有環節出錯,餐點就容易延遲送達,影響訂餐會員的權益,那要如何協助初來乍到的兼職夥伴快速上手?團隊有份 SOP 簡報,將工作時間拆解,15 分鐘為一個單位,協助 Worky 夥伴瞭解各時間點要做的事情。
Worky 接下來即將推出的即時溝通等新功能,Michael 表達了期待及肯定,「可能因為詐騙電話多,很多人不太會接不明號碼的來電,有了即時溝通功能,兼職幫手正式上工前,多個聯絡溝通管道,能夠減少上工時的不確定因素。」談到初茶弁飯 2025 年的規劃,他直言當然是持續開發市場,除了與更多的商辦大樓合作,也著手開發單一企業的午餐訂單服務,服務範圍從辦公大樓延伸到各企業所在處,提供更加彈性多元的服務,預估帶動用戶數成長 3 倍。

(圖片來源:初茶弁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