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以「加速時代 Acceleration」為題,穿越百年時空,藝術與當代共振,為人們找回創造力與勇氣。今年以「加速時代」為題,試圖回應當前世界的急劇變動,我們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加速期。AI 科技發展的加速是最明顯的,各地自然災害,讓我們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加速,關稅談判與貿易及金融的變化,每天都有新狀況。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起源
大稻埕的精神就是 1920 年代精神。臺灣與世界邁入現代的 1920 年代,是一個充滿熱情理想的年代。 全世界的知識青年蜂起,爭取自由平等獨立,彼時的大稻埕,日治時期的台灣人市街,是台灣的商業與貿易重鎮,也是現代台灣意識的起源地,台灣文化運動的搖籃基地。

1921 年 10 月 17 日,蔣渭水等先賢在大稻埕創立臺灣文化協會,指出台灣人的天命即是促進人類文明。從此新文化運動蔓延全台灣,代表著現代台灣意識的各類藝文創作蓬勃盛行。 文學、美術、戲劇、音樂,匯聚於此,以戲劇領域而論,各式藝人聚集在昔日的新舞臺、永樂座、第一劇場,新劇、文明戲、京戲、歌仔戲、布袋戲不間歇地在此上演,讓大稻埕有百戲匯聚的「戲窟」之稱,反映出大稻埕確為現代台灣藝術文化總匯之地。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由思劇場、Bookbar 1920s、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發起,結合多個深耕大稻埕的在地文化單位,每年整個 10 月舉辦近百場的藝文展演活動。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著重在跨時代、跨領域、跨國籍、跨文化甚至跨語言的藝術表演,結合創新實驗表演形式連結在地文化歷史,並使用大稻埕歷史街區建築為演出場地,發展在地創作作品。

「加速時代 Acceleration」主題
一百年前的 1920 年代,大稻埕是台灣文化啟蒙的場所。現代思想與藝術在此奔流激盪。當時,新的思潮與科技進入台灣,帶來了文化的開放與社會的轉型。1920 年代以來,人類世界已在加速;2020 年代的現在,加速已經近乎失速,「加速時代」可能造成現有體制的瓦解崩潰,「加速時代」是巨大的夢想,也是可怖的夢魘。

1920 變裝遊行活動
走上街頭,穿越百年——一起回到1920年代的大稻埕!每年 10 月月中當週週日舉辦「1920 變裝活動」為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這一天,全街區會湧入許多來自各地變裝成 1920 年代的人潮遊客,在街區遊行或漫步,你可能會看見蔣渭水,海明威,畢卡索,卓別林,香奈兒……沿街還有街頭藝人,各式戲劇、音樂、舞蹈及馬戲雜耍特技等精彩表演,散佈在整個大稻埕街區上,彷彿穿越百年,回到創造力奔放的 1920 年,世界的大稻埕!

Swing Back to the 20s 星光舞會
在大稻埕跳舞是什麼感覺?這不是表演,而是一場能讓你加入的舞會!當爵士樂響起,舞池就在街道上展開,SwingTaiwan 將在 10/12 17:00–19:00 把永樂市場廣場化身 1920 年代舞會現場,邀請你穿上復古服裝,隨著現場樂團的節奏,在黃昏與星光下起舞,一起穿越回百年前的大稻埕在音樂與舞步中,重溫黃金年代的迷人夜晚!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1920 變裝遊行
時間:10/12(日)
13:00|各遊行隊伍集合
13:30 |各遊行隊伍出發
14:00 |各遊行隊伍抵達、永樂廣場主舞台演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