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走進嘉義】認識 5 間老品牌,品味嘉義人的一甲子日常與世代記憶

嘉義的風,吹過市集老街,也輕撫著一甲子的職人記憶。這座城市不只養出濃厚的人情味,更孕育了許多根植地方、歷久不衰的好品牌,「一口氣」系列首次啟程,就從嘉義出發──我們走進這些用歲月發酵出的地方故事,看見傳承,也看見創新如何在老品牌中生根發芽。

▲ 義興醬園|1949 年創立(圖片來源:托可編輯拍攝)

義興醬園|1949 年創立

一瓶醬油的價值,不只是價格,而是一種選擇生活方式的態度

創立於 1949 年的義興醬園,是嘉義在地超過七十年的醬油老品牌,三代傳承的背後,藏著一段濃厚的手作記憶與家族情感。第一代創辦人從挑著扁擔沿街叫賣起家,第二代將釀造轉型為工廠化經營,為食品安全嚴格把關;第三代則導入品牌思維與現代設計語言,推廣台灣黑豆醬油走進更多家庭與年輕世代。

▲ 義興醬園第三代鄭棋維(圖片來源:托可編輯拍攝)

義興不只是一間工廠,而是嘉義味道的延伸,產品皆堅持使用台灣原料、無添加、手工釀造,並參與地方文化活動,成為嘉義唯一的釀造觀光工廠。如今第三代回望初衷,仍以「讓每一滴醬油都有故事」為願景,希望讓更多人重新理解醬油價值,並透過一瓶黑豆醬油的溫度,感受到嘉義這座城市的文化厚度。

▲ 福義軒|1951 年創立(圖片來源:福義軒)

福義軒|1951 年創立

嘉義造餅七十年咚,藏不住的,是手工的好味道

福義軒是嘉義人耳熟能詳的餅乾品牌,也是一代代人從小吃到大的記憶味道。從最初的手工製菓出發,福義軒陪伴地方走過一甲子光陰,不斷創造熱銷明星商品,像是堅持每日限量、純手工捲製的「手工蛋捲」、健康取向的「胚芽餅」、讓人一口接一口的「福椒餅」等,每一款都在細節裡傳遞著手作的溫度與誠意。

▲ 福義軒|1951 年創立(圖片來源:福義軒)

因為重視品質、講究食材來源,福義軒始終秉持「重新鮮、重內涵、簡單化」的品牌理念,即使產能有限、仍選擇限量製作,只為讓每位消費者收到的餅乾都能感受到剛出爐的美味與福氣,也正是這份對細節與誠信的堅持,讓福義軒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嘉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甜蜜角色。

▲ 薯職人|1958 年創立(圖片來源:托可編輯拍攝)

薯職人|1958 年創立

用一塊地瓜,延續三代的古早味

走進嘉義西區的巷弄轉角,薯職人用日式簡約空間與一抹地瓜香氣,喚起在地近七十年的生活記憶。第三代媳婦笑說:「以前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做地瓜酥的,乾脆開一間門市讓大家直接來拿貨。」薯職人從加工廠走向日式咖啡館型態的轉變,保留著手工與不加防腐劑的堅持,讓地瓜成為全年無休的風味主角。

▲ 薯職人第三代媳婦湯湯(圖片來源:托可編輯拍攝)

這塊嘉義的地瓜不只飄香台灣,也曾登上中國、香港、馬來西亞以及澳洲等地的超市貨架,如今則轉向日本與更多創新包裝嘗試,為百年老味拓展新可能。第三代以務實步伐守住土地與風味,更加入地瓜聯盟鋪路未來,她期許第四代能把嘉義地瓜帶進歐洲市場,讓這份屬於台灣的甜,走得更遠也更久。

▲ 一家子豆花|1961 年創立(圖片來源:一家子豆花)

一家子豆花|1961 年創立

銅板價豆花享受,甜在心也暖在胃

創立於 1961 年,「一家子豆花」的故事從嘉義縣朴子鎮開始,第一位賣豆花於是取名「朴子豆花」,當時推著攤車步行穿梭在各條大街小巷叫賣豆花,也讓人親切地稱他們為「豆花伯、豆花嫂」。一碗簡單的豆花,承載著他們從零起家的勇氣與對家庭的守護,也漸漸成為地方人童年午後的甜蜜記憶。

▲ 一家子豆花|1961 年創立(圖片來源:一家子豆花)

如今品牌傳承至下一代,仍堅持手工製作,將古早味豆花細緻綿滑的口感與自製的芋圓、薯圓完美結合,吃得到真材實料與傳統用心,每逢夏日,一碗冰涼豆花不只消暑,更像是一份留在心頭的溫柔,「一家子豆花」延續超過一甲子的職人精神,也繼續在嘉義街頭傳遞著幸福的滋味。

▲ 小伍妹麻辣涼麵|1984 年創立(圖片來源:托可編輯拍攝)

小伍妹麻辣涼麵|1984 年創立

如果大家還記得小伍妹,那好像媽媽也還在

麻辣涼麵,那一抹滑順的美乃滋,是嘉義在地人記憶中熟悉的味道,小伍妹麻辣涼麵源自一段溫柔堅韌的家族故事。第三代接班人分享最初是外婆為了養育五個孩子,在夏天端出清爽涼麵,從大陸口味一路走到台式創新,而品牌名稱「小伍妹」則來自排行第五的母親,她將美乃滋融入酸辣之間,讓涼麵多了甜與滑的層次。

▲ 小伍妹麻辣涼麵第三代許秦蓉(圖片來源:托可編輯拍攝)

因母親早逝,留下的不只是味道,更是家人對她的思念。第三代接手後,堅持不改配方,並選用嘉義在地沙拉醬、來自大陸的花椒手工辣油,持續守住味道的靈魂。從眷村巷口走來的小店,至今仍是嘉中學子記憶中的放學美味,朝向百年的路上,她們持續創新,也默默守住,一碗麵裡家的溫度。

發表留言(無須填寫電子郵件、名稱直接點擊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