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狼藉女大法官 RBG ,以溫柔又穩健的堅韌突破諸多法案,終其一身捍衛平權!

「 RBG 」,是司法界與當代共有的獨特縮寫,所指的是「 Ruth Bader Ginsburg 」(露絲·貝德·金斯伯格),美國最高法院史上第一位猶太裔、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大眾仰慕的「聲名狼藉的 RBG 」(the notorious RBG)人權鬥士,一整世代人的「正義偶像」!

▲ 「 我反對!( I dissent !)」這句話是大家對 RBG 的第一個印象,其實她的性格與法律專業總是務求謹慎、注重策略。 (圖片來源:法新社)

RBG 這一生的平權之路,其實充滿荊棘,從女性倍受壓制的環境,一路過關打怪,登上律師界的至高天花板,她因著母親的智慧而得到啟蒙、女權計畫的同事們並肩打拼,與靈魂伴侶馬丁( Martin Ginsburg )的愛和支持。RBG 喚醒了更多人,對於性別人權平等的重視,成為人們心中強而有力的基石。

▲ 1958 年,RBG 與先生馬丁,以及他們的女兒珍。 (圖片來源美聯社)

她於 2020 年 9 月 18 日辭世,正好是美國總統大選前夕,大大撼動了美國憲政光譜。她的人生如戲,被改編為紀錄片《 RBG 不恐龍大法官》、傳記電影《法律女王》,她的肖像更化為各種商品:流行衣物、馬克杯、鑰匙圈、筆記本等等。她,RBG 無所不在。

▲ 「RBG:不恐龍大法官」的戲院上映海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RBG 的背後,深受母親的 2 個啟發

在性平意識未被重視的時代,RBG 的母親西莉亞( Celia Amster Bade , 1902 – 1950 )在求學路上,經歷過家族優先送男孩去上學的差別待遇。母親婚後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瑪莉蓮( Marylin )在六歲過世,她的母親在悲傷之餘,將心力貫注在小女兒 RBG 身上,希望把她栽培成一位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女性,鼓勵 RBG 投身學習,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

她的母親還從父親給的家用,偷偷省下私房錢,作為她讀大學的教育基金。母親希望她成績優異,她也不負所望保持卓越,但可惜,母親在 RBG 高中畢業前夕因為癌症過世,無緣見證到女兒在法律界發光發熱的樣子。

RBG 曾在採訪中提到,是她所認識的人當中,最具智慧的女性之一。在她的成長過程當中,母親留給她二個終身受用的啟發:

1. 成為一名「淑女」,不被憤怒、羨慕、怨恨等情緒左右。

2. 獨立自主的重要性。

RBG 一戰成名的法案

1970 年代 RBG 加入了非營利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ACLU ),她和當時的「全國婦女組織」 ( NOW ) 的全國立法副主席布蘭達·費根(Brenda Feigen) 共同主持女權計畫(Women’s Rights Project)。兩人找 ACLU 裡的閒置空間作為辦公地點,並且掛上標語「 Women Working !」。她們開始接受因為性別所造成的訴訟案,採用的策略是希望將案件送進最高法院,以引起社會大眾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

▲ 2015 年,RBG 和布蘭達·費根(Brenda Feigen),在她的辦公室一起合照。
(圖片來源:Columbia Law Review)

1973 年,RBG 第一次走進最高法院,擔任《弗朗蒂羅訴理查森案》的辯護律師。 事主是一位女飛官弗朗蒂羅( Frontiero ),她想替先生申請住房與醫療福利,卻被拒絕,理由是規定上只有男性空軍可以為家屬申請津貼,女性軍官若要申請,必須提出證明丈夫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證據。

在這場爭訟當中,RBG 促使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軍方給予軍人家屬的權益不能因性別而有所不同。她也引用美國知名的廢奴主義者,莎拉·摩爾·格里姆克(Sarah Moore Grimké )的名言:「I ask no favor for my sex. All I ask of our brethren is that they take their feet off our necks.」(我不要求性別給予我特權,我要求的是男性同胞們將他們的腳,從我們的脖子上拿開。)

▲莎拉·摩爾·格里姆克是美國廢奴主義者,被廣泛認為是婦女選舉權運動之母
( 1792 年~1873年)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於是 RBG 一戰成名,該案也成為性別平權案件與判例的里程碑。

RBG 主持 ACLU 女權計畫期間,親自擔任計畫中的首席訴訟律師,她領導的團隊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 6 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訴訟案,並打贏其中 5 個。她的案主不分姓別,但因為這些案件,都是因為性別所設下的重重框架而產生,她想讓大家知道在這個框架之下,無論性別男女,對每個人都會造成傷害。

與 RBG 在「我們」的平權之路,那些知名的法案

「 We the People 」,為《美國憲法》開篇序言,是 RBG 在追尋平權過程中所捍衛的重要核心。她終其一生守護憲法中「人人平等」的精神。自從 RBG 受任大法官的 27 年期間,她突破了許多法案:

1996 年《合眾國訴維吉尼亞州案》, RBG 鄭重表明,維吉尼亞軍校聲稱軍校訓練不適合女性,所以只准男性入學的政策,違反憲法所保障的「性別平等」。她說:「就算維吉尼亞軍校的軍事訓練不適合多數女性,但那種對女性『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全稱描述,也不足以拿來當作剝奪那些具有特殊天賦與體能的女性,獲得公平機會的正當性基礎。」

1999 年《奧姆斯特德訴 L.C. 案》,源自於二位身心障礙女性,因被長期隔離於喬治亞州州立醫院,而沒有得到積極治療,RBG 宣告身心障礙者依據聯邦身障保護法,有權享有州政府所應提供的治療與處遇,而且州政府不得以財政經費不足為藉口,採取違反病患意願與專業判斷的隔離處遇。

2000 年《地球之友公司訴萊德勞環境服務公司案》,是 RBG 穩健尋求最高法院共識、來推動社運進程的代表作。她獲得 7 比 2 的壓倒性支持,穩妥為環境團體與居民找到「預防尚未發生的環境污染」的聯邦法訴訟基礎,並阻止了未來可能會發生的違法行為。

RBG 向來公開批評《羅訴韋德案》一案,認為這個案子的多數意見,僅憑藉薄弱的憲法論述基礎,且未能取得法院足夠共識與正當性之下,就強行通過,完全沒有從憲法保障婦女自由的角度出發,簡直把整個婦女運動帶往死胡同。

2015 年,宣告聯邦法保障同性婚的《奧貝格費爾訴霍奇斯案》,可以看出 RBG 想要成事但不一定要自己做到的策略。當大家以為這個案件是會由她主筆,她不僅把撰寫多數意見書的機會,讓給是直男但支持自由的大法官安東尼·甘迺迪 (Anthony Kennedy)。

2016 年, RBG 加入史蒂芬·布雷耶( Stephen Breyer )大法官的多數意見書,確保《全體婦女健康訴黑勒施泰特案》一案維持婦女墮胎權,她以簡短而堅定的口吻說:「大家都知道,生產比墮胎危險多了。」

RBG 不忘使命,透過理性與專業,以及曾遭受差別待遇的過來人經驗,在法庭當下進行機會教育,說服與她立場相左的大法官同事們,思考法律中的偏見與歧視。也顯現在她如何將議題拉上檯面引起關注,並用一種人人可參與的方式,促進性別平等。她想讓大家知道「別相信性別不平等不存在,性別歧視是 真實地發生我們的生活中,只是沒人把它當一回事」。

RBG 留給人們的 9 句箴言

RBG 曾經說過的許多名言,都能窺見她對於性別與平權的堅持,並在世界各地影響著後代的人們:

▲ 1993 年 8 月 10 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RBG 在白宮東廳在首席大法官倫奎斯特,與總統柯林頓、丈夫馬丁的陪同下宣誓就職。(圖片來源:美聯社)

1. 「我不要求性別給予我特權,我要求的是男性同胞們將他們的腳,從我們的脖子上拿開。」

“I ask no favor for my sex. All I ask of our brethren is that they take their feet off our necks.”

2. 「有時候人們問我,在九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中,要有幾位女性才足夠?我回答:九位。人們對這個答案表示驚訝,但當大法官由九位男性擔任時,卻沒人對此提出質疑。」

“When I’m sometimes asked ‘when will there be enough [women judges on the US Supreme Court bench] and I say, ‘When there are nine,’ people are shocked. But there’d been nine men, and nobody’s ever raised a question about that.”

3. 「在每一個做決定的場合都該有女性的存在,無一例外。」

“Women belong in all places where decisions are being made. It shouldn’t be that women are the exception.”

4. 「我沒有在討論女性的權利,我說的是男女公民平等的憲法原則。」

“I don’t say women’s rights—I say the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of the equal citizenship stature of men and women.”

5. 「當男性們願意擔起養育下一代的責任時,女性就可以達到真正的平權。」

“Women will have achieved true equality when men share with them the responsibility of bringing up the next generation.”

6. 「生氣與厭煩的反應不會提升一個人的說服力。」

“Reacting in anger or annoyance will not advance one’s ability to persuade.”

7. 「你可以不同意,同時不使人反感。」

“You can disagree wihout being disagreeable”

8. 「一個竭盡全力去完成她能做到的所有事情的人,我想這樣被人們記得。 」

“I would like to be remembered as someone who used whatever talent she had to do her work to the very best of her ability.”

9. 「生活中被視為阻礙的事,往往會成為更好的收穫。」

“So often in life, things that you regard as an impediment turn out to be great, good fortun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