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 4 月 30 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 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是由美國一個民間組織在 1998 年發起,藉由各種活動,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這個節日的主要精神是「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都不需要打小孩了。」除了希望家長在 4 月 30 日這天不要體罰孩子之外,更希望家長能學到正面管教的方法,而不要體罰孩子。
那麼,你聽過《被討厭的勇氣》嗎?這本書連續 300 天長踞日本亞馬遜暢銷榜、成為 2014 年的年度冠軍書,在亞洲更造成熱門話題!該書的靈魂人物阿德勒為現代人的焦慮提供出口,而《被討厭的勇氣》中呈現的阿德勒式教育,不僅帶給我們人生內在的小小革命,更是在親子界掀起了一波教育巨浪,不打不罵的教養方式究竟是什麼?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是誰?
阿德勒是一位醫生、心理治療師,也是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他於 1870 年出生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郊區的猶太家庭,1937 年在趕往演講的途中因心臟衰竭去世。
他一出生就患有佝僂病而不良於行,4 歲時曾差點死於肺炎,他的弟弟也早夭。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阿德勒非常關心孩子天生的器官缺陷、感官弱勢以及人們對自身先天條件所產生的自卑感。然而,他並未因為自身的先天缺陷和童年的痛苦經歷而氣餒,相反,他決定從醫治他人,與他人建立聯繫,並為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在那個不太關心兒童福利的年代,阿德勒對孩童的發展福祉格外關注,這是一種難得可貴的情操。
阿德勒與佛洛伊德是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的核心人物,但後來因為佛洛伊德過分強調性本能而與他決裂。阿德勒更加強調社會動機和意識思考,而非性衝動和潛意識的過程。因此,他自創了「個體心理學」,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對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阿德勒的教育理論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實體,有自己獨特的目的,追求人生意義和理想,同時也是與社會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他的最重要觀點之一是,個人行為是否具有社會意義,表現為對社會的責任感、與他人的聯繫以及是否能夠很好地扮演性別角色。
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概念包括:以民主平等、尊重的態度,瞭解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真正目的。同時,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運用鼓勵、自然後果等方法來回應孩子的行為,培養獨立、負責的孩子。
阿德勒去世後,他的門徒魯道夫.德瑞克斯繼續傳播阿德勒學說,將人人平等、尊嚴、尊重等理念擴及父母與師長。阿德勒與德瑞克斯教導我們,孩子所做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在冰山底層隱藏著行為背後的信念,那才是孩子行為產生的主因。
阿德勒的「正向教養」
簡‧尼爾森博士(Jane Nelsen ED. D.)在 1980 年代接受美國聯邦政府委託,主持一項兒童教育研究專案,結果發現家長與教師運用阿德勒心理輔導法,對孩童有明顯正面的影響,因而她發展出一套涵蓋溝通、衝突處理與相互尊重的教養方法。過去三十五年來,「正向教養」的理論與 200 多種實用方法,已經成為美國的主流教養方式。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強調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的教育法則,抹除獎賞與懲罰,強調用鼓勵的方式來支援孩子的基本需求。從阿德勒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獲得歸屬感的需求,以及追尋自我價值的需求,因此小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是為了追求歸屬感與自我價值。當孩子做出不當的行為,並不代表要去懲罰他們,而是要去理解孩子為何採用這樣的方式來追求歸屬感與自我價值,孩子的「行為背後的信念」是什麼?
沒有父母天生喜歡打罰小孩,但因為欠缺更好的方法,大部分人仍寧願採取最熟悉、最快速,或者是唯一知道的方法—懲罰,來教養我們的下一代。但懲罰只會給孩子帶來「我輸了、我沒能力、我錯了」的感覺,這與父母想要孩子有自尊、有自信、懂得自愛的結果背道而馳。孩子因為懲罰而感到害怕,但不代表他們會明白家長用心良苦的想法。
很多時候大人們太著重是非對錯,卻忽略了感受。首先聆聽孩子的感受,再以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想出後果。這種方法能令孩子內心成長,並培養出孩子的批判性思考能力,用體驗結果的方式代替懲罰,這是阿德勒主張的教育方式。
給家長的建議: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書中指出,阿德勒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想要尋求與他人連結的渴望,行為不當的孩子正是內心受挫的孩子,挫折感來自於「沒有歸屬感」的信念。然而,這樣一位最需要被鼓勵的孩子,往往最少獲得正向支持。換言之,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必須由內而外,通過鼓勵的內在動力,賦予孩子權力和責任,進而協助他們找回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改變行為背後的信念。
以下是《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書中的使用正向教養工具的整理,不僅能協助孩子自我調整、產生內在動機,並且也能幫助家庭關係更和諧,對孩子產生長遠的效果:
工具一、破解孩子心中密碼
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受挫的孩子;孩子感到鼓勵時,不當行為就會消失運用。行為只是他們呈現出來的表象,唯有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才可以真正讀懂孩子心,理解孩子為什麼如此做。
工具二;和善且堅定
「和善」是盡量避免所有責備、打罵、威脅恐嚇的負面效果,讓孩子在錯誤中,仍保有歸屬感及自我價值感;而「堅定」能避免溺愛孩子,也培養孩子負責任及尊重的態度。
工具三.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也就是「先處理好心情,再處理事情」。當孩子的心情有被理解之後,情緒才會緩和,也比較聽進別人的言語,孩子在感覺好時,會做得更好。家長傳遞關愛的訊息,建立起親密感與信任,就足以解決問題。
工具四.家庭會議
阿德勒很強調民主的討論,透過召開家庭會議,可以解決各種大小問題,包括:家人爭吵、家務分工、零用錢發放,以及家規的討論制定等等。大家坐下來溝通想法和意見,孩子可以從中培養與人建立正向連結、考慮到別人,以及表達自己的能力。
工具五.修復錯誤的3R’s
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透過道歉來和解,一起找出彼此願意實行的解決方案。
犯錯的重要性,遠不如我們如何處理犯錯。在冷靜之後,試著使用以下三 R 原則的步驟,修復已經犯下的錯誤,進而修復關係。
1.承認(Recognize):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感到羞愧。
2.和解(Reconcile):透過道歉來和解。
3.解決(Resolve):一起找出願意實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