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冬季的草莓往往要飛越超過 2500 英里才能上桌,代價是龐大的碳排放與運輸耗能。Dyson 創辦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認為,既然喜愛,不如在不傷害地球的前提下生產,於是,這家以精緻創新家電聞名的企業,決定跨界打造英國規模最大的永續農業基地,透過科技與循環系統,讓當地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草莓。


Dyson 永續農場
2013 年,Dyson 創辦人收購了位於英格蘭林肯郡南部的諾克頓莊園(Nocton Estate),外界一度好奇:這位以無線吸塵器、吹風機和高速馬達聞名全球的工程師,為何突然對農田感興趣?答案是,他看見了英國糧食結構的脆弱——每年高達 46% 的食物依賴進口,尤其是水果與蔬菜,碳排放成本遠高於當地生產。如果能結合 Dyson 的技術優勢與創新思維,或許能重新定義農業的效率與永續性。

James Dyson 投入超過 1.4 億英鎊,先從基礎做起:改善土壤健康、升級灌溉系統、引入自動化農機,並設立環境修復計畫,確保生態系統與農作共生。如今,Dyson 農業業務已成為英國規模最大的私人農場,橫跨林肯郡、牛津郡、西伯克郡、薩默塞特郡與格洛斯特郡,土地總面積達 3.6 萬英畝。

一座會呼吸的溫室
Dyson 的農業轉型代表作之一,是林肯郡的 26 英畝溫室,這裡一年四季都能種出甜美多汁的草莓,得益於垂直栽培系統與永續能源配置。溫室的電力與熱能,部分來自鄰近厭氧消化器的餘熱與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灌溉系統則經過精準計算,讓每一滴水都物盡其用。

結果是每年可收穫約 125 萬株草莓,產量高達 1250 噸,不僅減少進口需求,也縮短了「從土地到餐桌」的距離。Dyson 農場的溫室經理 Angel Angelov 說:「我們的目標是在資源投入最少的情況下,達成最大產量,同時維持多年來建立的高品質標準。當你將這套模式擴展到商業規模,會發現農業與科技的結合其實是沒有邊界的。」

土地與生態同時復甦
對 Dyson 而言,永續農業並不只是高效種植,還包括生態修復與物種多樣性維護。農場積極管理 400 公里綠籬、250 公里水道與超過 1.1 萬棵獨立樹木,這些看似「非生產性」的土地,卻成為黃鶺鴒、田鷚等稀有鳥類的棲息地,也為授粉昆蟲提供庇護。

Dyson 的願景不只停留在草莓,它正在探索更多作物的永續種植模式,並希望藉由規模化與技術優化,降低英國對進口糧食的依賴,打造真正自給自足的糧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