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Sushi 從懷恩幼兒園正式畢業了。
那一天,導師在家長群組裡傳來了最後一次的點心時光照片,也錄下孩子們一起歌唱的片段。許多孩子仍帶著笑容,老師卻在歌聲中落下眼淚。她是身經百戰的導師,卻仍為孩子們流淚。
而班上唯一一個,跟老師一樣流下眼淚的孩子,是 Sushi。
她的淚不是突然來的。畢業的前一週,她問了我很多關於「分離」的問題:
同學畢業後還會見面嗎?為什麼不是一直在一起?分開就等於再見嗎?
我原本也曾掙扎,是否該「美化」離別。是不是該說,大家會一直是朋友?還會常常見面?但我最終沒有那麼說。
我選擇如實地跟她分享,我成長過程裡的幾次畢業經驗。告訴她,有些同學畢業後,真的這一輩子就再也沒有見過。
但那不是壞事,這只是人生會經過的幾個必然片段之一。
而我猜,Sushi 在那天會哭,是因為她早已懂了。她為自己理解到的現實掉淚,也為自己還沒準備好的情感,練習著告別。
—
就在這樣的情緒還沒有完全沉澱下來時,我收到了小學暑期課程的入學通知。
和幼兒園不同,小學要下載電子聯絡簿、每天打開、收看最新資訊,稍有遺漏,孩子可能就會錯過重要訊息。
求學的階段換了,不只是孩子要適應,家長也要進入新的緊繃模式。
明天,是她正式上小學暑期課程的第一天。
但從今天下午外出時,她因為暈車出現不適,晚間情況甚至加重了。
我問她:「明天要不要在家休息?」
她點點頭。
我輕聲地和她討論,讓她知道:「明天是第一天,如果不去,可能會錯過認識老師和同學的機會。妳可以自己決定,但要做好心理準備喔。」
她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了一句讓我眼眶一熱的話:
「明天起床再看。如果是小不舒服還能去,那我去;但如果還是很不舒服,去了也沒辦法好好認識大家。」
我回應她:「媽媽會一直陪著妳做人生中大小的決定,不會干涉妳,但我會讓妳知道,無論妳做了什麼選擇,媽媽都在。」
有時候,我們不是要教孩子怎麼堅強,而是讓她知道,就算世界會改變,就算有些人不再出現,她在做每個決定的背後,都有一個不變的我。
這份支持,不是要她不哭,而是讓她有力氣,在該哭的時候,勇敢地哭出來。
明天,就是第一天上學了,寶貝加油!
也獻給所有小一新生的家長們——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