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開始賣雞湯了?這不是玩笑,而是 NIKE 在廣州二沙島推出的一場本土企劃,品牌與廣州在地老字號粵菜「松苑」合作開設期間限定湯舖,把廣東人日常的老火湯文化,和跑者的訓練節奏扣在一起,試圖用一碗熱湯,闡述長期堅持與運動精神之間的關係。

快閃湯舖選在跑者匯聚的二沙島河畔,整體氛圍刻意靠近街頭日常:紅色膠凳一字排開,砂鍋持續冒著白煙,檔口上寫著「老火煲足廿一年」等標語,畫面更像社區裡的熱門湯店,而不是典型運動品牌的活動現場。店內供應多款經典廣式燉湯,包括陳皮苦瓜豬骨湯等,皆以慢火長時間熬煮,強調食材與時間堆疊出來的風味;到訪跑者在喝湯之餘,還能獲得一支印有 NIKE Swoosh 的專屬湯匙,讓運動後的放鬆時刻多了一點被「好好款待」的儀式感,也象徵每一次訓練與付出都被妥善記住。

如果不特別留意,現場很像一間再普通不過的廣東湯舖;直到視線落在檔口上那句熟悉的「Just Do It」,才會發現這是 NIKE 精心設計的情境;更有趣的是,湯匙本身也做成勾形輪廓,呼應品牌 Logo,引來網友在社群上二次創作,把口號玩成「Just Do Eat」,讓這場活動在年輕族群之間迅速延伸話題。

這次企劃並不只停留在空間布置與產品聯名,NIKE 也邀請被譽為「亞洲飛人」的廣東短跑名將蘇炳添入鏡,以「煲湯」視角重新看待他的運動生涯;紀錄片中,蘇炳添不是在場上衝刺,而是走進菜市場挑選食材:鹽、苦瓜、桔子、雞腿、陳皮等,都被賦予象徵意義。

鹽呼應訓練中汗水乾涸結成鹽花的畫面,苦瓜對照運動員面對傷勢與瓶頸時難免要吞下的辛苦,桔子在粵語語境裡常被笑稱「得個吉」,延伸出一次次失利仍要再試的心態,雞腿則暗喻他為了突破成績,願意推翻多年習慣、更換起跑腳;而那罐標示二十一年的陳皮,則像他自青少年踏上田徑跑道以來,累積多年的經驗與自我要求——年份越久,香氣與價值越發明顯。

整部影片的核心,被濃縮在一句粵語俗語:「落足料,點會冇料到。」字面上是在講煲湯時要捨得下料,背後指向的其實是運動訓練中「投入與收穫」的關係,NIKE 透過當地耳熟能詳的講法,把品牌長期倡導的自律、累積與不放棄,轉換成當地人看得懂、聽得慣的語言,也讓蘇炳添長年堅持的故事變得不再遙遠,而是端上桌、喝得到的一碗湯。

影片之外,NIKE 也同步推出一系列主題海報,延續「足料配方」的概念。海報邀集蘇炳添及多位來自廣東的運動員共同出鏡,畫面設計乾淨俐落,以大面積色塊搭配人物特寫,視覺焦點集中在運動員的神情與姿態;不同項目的選手各自站在鏡頭前,眼神堅定,呈現的是長期訓練背後的專注與韌性,也進一步把這次湯舖企劃從一個有趣話題,拉升為對地方運動文化與選手群像的致敬。


從行銷角度來看,這場快閃活動與影像企劃,凸顯出 NIKE 在中國南方市場的一次深度在地化嘗試。品牌沒有把自家標語與視覺生硬地貼在城市表面,而是從廣東人日常最熟悉的「煲湯」出發,把時間感、用功程度、對家人與自己的照顧,逐步連結到運動訓練的過程;當「Just Do It」被轉換成「先試試再說」、「落足料,點會冇料到」等更貼近日常對話的說法,全球品牌的核心精神,開始以另一種更生活化的方式被理解與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