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都是 3C 愛好者最期待的時刻,Apple 蘋果總會在這個季節推出全新 iPhone 系列、AirPods 與各種配件。今年除了 iPhone 17 系列與新配件之外,蘋果也持續推進多年前就開始規劃的智慧眼鏡計畫,根據知名業界分析師郭明錤透露,Apple 預計最晚於 2027 年推出首款 AI 輔助智慧眼鏡,將與 Meta Ray-Ban 以及 Android XR 智慧眼鏡展開競爭。
這款 AI 智慧眼鏡在設計上提供多種鏡框與鏡腳材質選擇,支援語音控制與手勢操作,雖然沒有螢幕,但內建攝影機與麥克風,可以拍照、錄影,也能即時翻譯文字、提供導航、播放音樂或接聽電話;眼鏡的 AI 環境感知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耳機與智慧手機的攝影功能,而 Siri 則是核心互動方式。郭明錤指出,蘋果將為這款眼鏡開發專用 AI 晶片,兼顧低功耗與本地化運算,使裝置即便長時間使用也能保持穩定效能。

這款 AI 智慧眼鏡也是蘋果邁向完整 AR 眼鏡的重要橋樑,早期的 AR 眼鏡計畫因晶片、電池與微型顯示器技術限制延後;而蘋果選擇先推出 AI 智慧眼鏡,藉此累積日常使用數據、測試 AI 功能與多裝置協同的效果,同時逐步打造完整的穿戴生態。
根據相關人士透露,蘋果的 AI 智慧眼鏡在功能上與 Meta Ray-Ban 類似,但做工更為精緻。Meta Ray-Ban 採用 Meta Llama 與 Google Gemini 技術,而蘋果則使用自家 AI 模型,並透過 Apple Intelligence 升級 Siri,增強與 iPhone、Vision Pro 等裝置的協同能力;雖然不支援 AR 顯示,但集成 AI 功能、攝影與環境感知,解決了過去可穿戴裝置在重量與續航上的限制,使日常使用更順暢。

在實際使用上,AI 智慧眼鏡帶來多樣化便利體驗,用戶可以透過語音或手勢拍照、錄影,減少對手機的依賴;旅遊或通勤時,即時翻譯與精準導航功能提供便利;工作或會議場合,眼鏡能協助快速閱讀文字、接聽電話或播放音樂,並與 Apple 生態系統多裝置協同,讓資訊傳遞更順暢。AI 環境感知功能還能辨識周遭物件或提供場景回饋,逐步將智慧手機的部分功能整合至單一穿戴裝置,實現「隨身 AI 助手」的概念。

智慧眼鏡目前也是成長最快的科技品類之一。據預測,2025 至 2029 年全球智慧眼鏡市場規模可達 906 億美元,年均成長率約 14.5%。蘋果預計首年出貨量在 300 萬至 500 萬台,雖然這款 AI 智慧眼鏡不支援 AR 顯示,但憑藉高品質做工、Apple 生態系統整合與自研 AI 功能,有望在與 Meta Ray-Ban 等競品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此外,蘋果首款附顯示器的 XR 眼鏡預計在 2028 年量產,將支援語音與手勢操作,採用矽基液晶(LCoS)與波導彩色顯示技術;第二款具顯示螢幕的智慧眼鏡也在開發中,但細節與上市時間尚未確定。蘋果希望用戶能在日常生活中就體驗到 AI 智慧穿戴的便利,同時為完整的 AR 生態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