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沉迷在 Labubu、Crybaby 和 Jellycat 的可愛魅力裡嗎?當潮玩盲盒風潮橫掃全球、明星名人紛紛把公仔當作時尚配件,有個來自英國倫敦、卻深植「台灣靈魂」的療癒系品牌——Noodoll,正悄悄躍上收藏家們的必收清單!憑藉「馬鈴薯造型玩偶」在萌物界殺出一條血路,甚至被視為 Jellycat 勁敵的它,究竟憑什麼從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從設計理念到文化背景,帶你一次看懂 Noodoll 迷人魅力的崛起關鍵!
Noodoll 背景亮點 1.台裔設計師以中式美味激發想像
Noodoll 創辦人王怡穎(Yiying Wang)在就讀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的研究所期間,靈感突發——她以童年記憶中米飯與麵條的造型為主,創作出一系列擬人化的毛絨角色,並將它們編入書籍中,而這些角色最早出現在她約 2009–2010 年間出版的繪本裡,帶有濃厚的「台式美食魂」與英式幽默感。

2010 年,王怡穎正式以其中一位主角「Noodoll」為名創立品牌,希望透過繪本將治癒又逗趣的小怪獸帶入現實世界,轉化為陪伴在大眾生活中的療癒小物。而品牌名稱 Noodoll 結合「noodle(麵條)」與「doll(玩偶)」的字面概念,既點名靈感來源,也形象傳達了「美食系玩偶」的可愛風格,使人一看就記得又心生好感。

Noodoll 背景亮點 2.以「Friends for Life」核心創造永續
Noodoll 主張的「Friends for Life」理念,不只是將玩偶當作短暫的可愛擺飾,而是真心希望每一隻玩偶都能成為陪伴一生的朋友;而這份情感承諾,透過兩項核心服務落實在品牌的日常經營中。首先是深受粉絲喜愛的「Noodoll Surgery」,提供玩偶免費終身維修服務,無論是脫線、破洞或歲月留下的痕跡,只要寄回「Noodoll 醫院」,就能重新修復再出發,療傷的同時也療癒人心;另一個令人動容的計畫是「Pre-Loved」,將退貨或滯銷的玩偶經過清洗、補縫與創意裝飾,重新配對給新主人,展開「第二娃生」。

根據品牌與 ReLondon 合作的試點計畫數據,每一隻 Pre-Loved 玩偶可減少約 67% 的新材料使用與 65% 的碳排放,傳遞出擁抱不完美與延續關係的永續價值。對 Noodoll 來說,Friends for Life 不只是一句標語,而是一種關於愛、修復與長久陪伴的品牌精神,也讓這些圓滾滾的毛絨角色,在快節奏的世界中成為難得的情感依靠。

Noodoll 背景亮點 3.馬鈴薯「Ricespud」收穫高人氣
在 Noodoll 充滿玩心與溫度的怪物宇宙中,最經典、最受歡迎的莫過於那隻圓滾滾、呆萌可愛的馬鈴薯角色——Ricespud Mini Sitting Plush Toy,它不僅是品牌的暢銷榜常勝軍,更是眾多 Ricemonsters 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在品牌官網上,Ricespud 不僅長期穩居「熱門商品」與「暢銷排行」頁面,其多種造型變化如「Blue Bunny」、「Devil」、「Graduation」等限定版本,也經常成為粉絲搶購與收藏的焦點。

Noodoll 對它的描述更是直白可愛,稱它是「Ricetown 中最可愛、最適合抱在沙發上的馬鈴薯」——這樣溫柔而幽默的形容,完美詮釋了 Ricespud 溫暖陪伴的品牌精神;同時也因它的療癒外型與高識別度,逐漸成為許多 Noodoll 愛好者入坑的第一隻玩偶。

Noodoll 背景亮點 4.每隻玩偶都有「家鄉味」
所有 Noodoll 玩偶至今仍堅持由台灣本地的工匠手工縫製,由一群 50 歲以上「阿姨」們組成的團隊,自 2011 年起一路相伴至今,為每一隻玩偶縫上細膩溫柔的情感與歲月。創辦人王怡穎曾表示「我們稱這些為『慢玩具』,因為愛是需要時間做出來的。」即使面對大型通路如 Costco 的大量訂單邀約,她仍選擇堅持初衷,不走量產路線,維持品牌初心與產品溫度。

Noodoll 背景亮點 5.將品牌延伸至日常角落
當然,Noodoll 的魅力不只是可愛的毛絨玩偶,更巧妙地將創意延伸至日常生活中。從夜燈、水壺、筆記本、貼紙到各式文具,品牌將小怪獸宇宙中的角色化身為充滿設計巧思的實用小物,透過「想像力」與「真誠」的核心理念,打造出一套療癒系生活美學,讓平凡日常也能充滿童趣與溫暖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