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注水、醒茶到第一口茶湯,茶不是為了解渴,而是邀請我們,好好與自己坐一會兒。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來」了?
不是耍廢,也不是放空,而是真正停下,在一個沒有訊息跳出、沒有螢幕催促的片刻裡,專心地做一件很小的事。泡茶,就是這樣的開始。
我們常以為,泡茶是長輩的事,是養生的事,是講究的事。但其實,泡茶也是一場很簡單的正念練習。在水滾聲中等一壺水,在溫壺、注水、聞香之間,讓呼吸慢下來,讓心不再追趕。
一場泡茶練習,就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
正念(mindfulness),不是放空,而是全然地活在當下。
當我們泡茶,會注意手的動作、茶葉的狀態、水的溫度,甚至是茶湯入口的流動感。你會發現,在這個過程裡,你離開了手機,卻重新連上了自己。
那是一種低噪的專注感。沒有通知音,只有熱氣升起,只有茶葉舒展的樣子,只有你。

為什麼泡茶,是最溫柔的正念入門?
✔ 它有節奏,但沒有壓力
✔ 它有流程,但不需完美
✔ 它帶來結果,但過程更值得
從洗杯、溫壺,到第一泡注水、第二泡轉香,每一步都可以是練習「專心」的媒介。正念,不在於茶好不好喝,而在於你有沒有在場。
一場泡茶正念練習,可以這樣開始:
清理桌面:留出一塊空白,不只是物理空間,也是心理空間。
挑一種茶:無論是紅烏龍、包種、白茶,都可以。選擇讓你舒服的味道就好。
開始注水:專心看著茶葉舒展,聞香,觀色,不急著喝。
第一口茶湯:不評論,不比較,只感受。讓味道慢慢說話。
這一壺茶,沒有功能性,不是為了醒腦、降火、減脂,而是為了「陪你」——陪你靜一下,陪你慢一點,陪你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

慢一點,也是一種自我照顧
我們習慣高效、快速、分心。我們能一邊回訊息、一邊開會、一邊喝咖啡。但我們也可以,一心一意泡一壺茶,只做這件事。
在這樣的節奏裡,我們重新感受到生活的韻律:不是效率為先的時間管理,而是有呼吸、有縫隙、有溫度的存在感。
當你願意放下手機,就是你選擇把注意力還給生活的那一刻。
泡一壺茶,不為功能,只為自己。
茶青世代|在時間裡,泡一壺剛剛好的專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