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開幕式表演,是多元包容還是褻瀆宗教?「嘲諷基督」遭炎上,掀起討論不斷

▲ 演出與最後的晚餐圖畫對比。
( 圖片來源:美聯社 )

2024 年巴黎奧運開幕式引發熱議。表演中一段由變裝皇后和 LGBTQ 群體演繹的宴會場景,因其模仿達文西名畫《最後的晚餐》,遭到基督教團體的嚴重批判。這一幕是否在推廣多元包容,還是褻瀆了宗教,引發了激烈討論。

巴黎奧運開幕式表演的「褻瀆基督」風波

7 月 26 日登場的巴黎奧運開幕式,以 12 個章節進行演出。其中第 8 章節「 Festivité 」(慶典、節慶),在塞納河船隻上的表演,共有 18 名表演者演出,他們成為伸展台的走秀焦點,然後在鏡頭前排成一列,展現出的構圖,令人聯想到基督教的經典符號《最後的晚餐》。在歌舞的歡慶之中,正中央的餐盤揭開、出現全身藍色「狄奧尼索斯」,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象徵著歡愉與逸樂。

▲ 2024 巴黎奧運開幕式表演惹怒宗教團體
( 圖片來源:X 截圖 )

但是,這一段演出,卻引發國內外批判。由於呈現近似「最後的晚餐」的構圖、充滿 LGBTQ 色彩的表演者,加上冒出裸露的酒神唱歌,讓許多天主教、保守派人士大為不滿,認為對基督徒有很嚴重的侮辱。

《最後的晚餐》的典故來自聖經馬太福音,耶穌在遭羅馬士兵逮捕的前夕,與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餐的情境。在此時,耶穌預言,十二門徒裡,其中一人將會出賣衪,令眾人十分困惑。文藝巨匠達文西在義大利恩寵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的牆上,為這一幕畫上壁畫《最後的晚餐》,無疑《最後的晚餐》對基督信徒具有神聖意義。

法國天主教會(Catholic Church in France)表示,「這樣對基督宗教的嘲弄、戲謔表演,對此感到相當遺憾」,表達抗議的不止有法國在地天主教人士,義大利、美國部分的基督教派牧師,接連透過社群媒體和新聞發聲,同感被開幕式的這場演出冒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開幕式後說「這是對基督徒極大的不尊重」,便取消 X 上對奧運的關注。美國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發聲明譴責是對看開幕式基督徒的侮辱。義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直批「骯髒」,美國天主教領袖拜倫主教(Robert Barron)也發影片說,這是「嘲弄基督教這個非常重要的時刻」。

巴黎奧運官方公開「深表遺憾」

▲ 2024 法國巴黎奧運主辦方發言人安妮.德尚 (Anne Descamps)
( 圖片來源:路透社)

巴黎奧運官方或許也沒料到事件會如此延燒,也使得巴黎奧運組委會要挺身出面說明。

巴黎奧運組委會於 7 月 28 日的記者會上,對這一系列的爭議表達歉意。代表官方的發言人安妮.德尚(Anne Descamps)表示:「很明顯,我們從來就沒有意圖要對任何宗教團體表示不尊重。相反地,我認為和喬利(Thomas Jolly,開幕式的藝術總監)一樣,我們確實試圖要慶賀社會的寬容。如果人們覺得被冒犯,我們感到很遺憾。」

官方的出面澄清,被認為是為此風波「致歉」,在 Youtube 的影片也下架,風波至此也告一段落。

是「最後的晚餐」?或者其實是「眾神宴」?

▲ 奧運開幕式導演托馬斯·喬利 (Thomas Jolly )
( 圖片來源:A Day Magazine )

巴黎奧運開幕式藝術總監托馬斯·喬利(Thomas Jolly ), 7 月 28 日星期日接受法國 BFM-TV 電視台採訪時說,他們設想的是一個與奧林匹斯眾神有聯繫的大型異教徒歡慶的場面。

《眾神宴》,加入了酒神與眾神狂歡的場景,畫家比勒特在座位安排與「最後的晚餐」的構圖關聯。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

喬利提到,一身藍色造型的法國演員 Philippe Katerine,是在扮演希臘神話裡的酒神及節慶之神狄奧尼索斯( Dionysus )。酒神是塞納河河神的父親。這樣設想的節目自然是和巴黎奧運主題緊密掛鉤的。整個想法是希望營造出希臘神話裡,眾神祗在奧林帕斯山上共度節慶,就如不同性別和性別認同的人也可以互相包容,而非藉此嘲弄任何人。

參與變裝秀表演的《法國變裝皇后秀》第三季冠軍兼說唱歌手 Piche,7 月 28 日接受法國 BFM 電視台訪問時表示,模仿《最後的晚餐》的表演形式,已經存在幾十年了,並無新意。她澄清並無「嘲弄那幅畫」。只是衣着打扮接受度不同,他們玩性別,因此成了問題。而這段話也間接說明,她自己承認是在戲仿《最後的晚餐》。

我們也可以從中觀察,變裝皇后不像《眾神宴》中央的太陽神阿波羅,比較像在嘲仿《最後的晚餐》的耶穌。因為她手中沒有阿波羅的七弦琴,頭上卻有耶穌的光環。變裝皇后身邊的眾人,也沒有在模仿《眾神宴》的神話諸神,他們的姿勢更像是在議論當中的耶穌門徒。

匈牙利駐梵蒂岡大使愛德華.哈布斯堡( Eduard Habsburg )30 日在 X 發文表示:「當人們說『那些愚蠢的基督徒認為這是《最後的晚餐》,卻認不出狄俄尼索斯 (Dionysus )…」時,你怎麼稱呼它?」

基督徒教授發言:藝術性的嘲謔無須大驚小怪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人文社會 AI 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道維有感於此,在臉書分享個人見解。針對該表演引起法國天主教與部分基督教團體或個人表達抗議,他認為雖可以理解,但也可能誤導信徒,搞錯信仰的內涵。

首先,這個開幕活動本身也有很多其他類似的嘲諷部分,例如:對巴黎的公共交通、法國大革命時被處決的瑪麗皇后等。所以,不必覺得是針對基督信仰。

其次,從官方說明與創作者過往的作品可知,該作品本身的參考是來自於 17 世紀法國藝術家 Jan van Bijlert 的《眾神的盛宴》(1635 年)——希臘眾神慶祝的婚禮的場合,阿波羅在桌子中央加冕和前景中的戴歐尼修斯(希臘神話的酒神)。

而第一次看到這段表演時,王道維的確覺得像達文西的《最後晚餐》。他認為,創作者或大部分觀眾不會沒有類似感覺,但若在諷刺或改作達文西的作品,感到受辱的應是達文西本人,基督徒或教會本來就不必對號入座。

事實上,達文西是一個同性戀者,其宗教性繪畫作品本就常超越傳統,包含《最後的晚餐》,當中所穿的衣服與桌椅安排方式並非猶太人式,因此作品剛開始也不為當時教會所接受,覺得不得體,只是後來名氣實在太大,後世基督徒將之「神化」為信仰的圖騰。

王道維認為,就算創作者或主辦單位刻意嘲諷基督教信仰,其個人反而覺得更好,因為這應不是基督教或教會又作了「什麼錯事」而被嘲諷,「那基督徒為何要覺得受辱?」耶穌在世上沒有作錯事,一樣常被真實的嘲諷、羞辱,甚至被陷害而釘在十字架上,那麼若當代基督徒能不是因為自己的錯,而被世人誤解,雖然很遺憾,但實在不必過於氣急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