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論命,幾乎都以農曆為主,紫微斗數也不例外。但是,若依照「嚴格」的農曆的制定原則,現行農曆並不精準,因此會導致在論命時,出現論不準的情形。

傳統農曆的制定有以下這些規定:
農曆為陰陽合曆
即同時要參照月亮以及太陽的運行,做為農曆的編訂標準
朔月定為農曆初一
朔月指的是沒有月亮的日子,這一天,被訂為農曆某月初一
2 個朔月間,必有「中氣」
也就是說,2 個沒有月亮的日子間,一定要有一個「中氣」。
傳統的 24 節氣,可分成 12 個節氣、12 個中氣
從陽曆日期來看,24 節氣順序如下

正月的中氣,必定是「雨水」
「雨水」大致會出現在陽曆的 2 月 19 日前後。
若二個朔月間,無中氣,則被定為「閏月」
也就是二個沒有月亮的日子,一定要有一個「中氣」,沒「中氣」就是閏月。
但現行農曆的制定並不精確,因為只要「朔月」與「節氣」同日,現行農曆就不會管這兩個時間點的先後順序,而徑將「朔月」置於「節氣」之前。
舉例來說:
公元 2020 年 6 月 21 日,這一天剛好是「朔月」與「中氣」重疊之日。我們把這一天前後一個月的重要時程標注出來

從上圖可以看到,傳統的閏四月的朔月,與五月初一的朔月,其實夾了一個中氣「夏至」。照上述的農曆制定原則,公元 5 月 23 日至 6 月 21 日,不應是「閏四月」(依上述規定,有中氣「夏至」,則不置閏月)

但是現行農曆,只要「朔月」與「中氣」在同一天,就無視「朔月」與「中氣」的時間前後,直接將此日定為初一,因此導致許多閏月的時間點錯亂。也因此,若以傳統農曆排盤,總會出現無法準確論命的鐵板命盤。當我們依農曆制定原則,並且採用高精度的方式計算,方能求得正確的「農曆」日期,也才能夠準確論命。這樣的高精度「農曆」,為了與傳統農曆區分,我們稱之為「斗數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