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美術館繼去年 8 月重磅展出《梵谷:尋光之路》後,今年夏季再次重磅呈獻國際巡展《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攜手美國歷史悠久的伍斯特美術館(Worcester Art Museum),匯集橫跨歐洲與美國的印象派巨作,引進將 38 位藝術家、52 件藝術真跡,其中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最具代表性作品《睡蓮》(Water Lilies, 1908)更將首度來台,將帶來一場視覺與歷史並進的藝術饗宴。


亮點 1. 美國印象派首次大規模來台
「印象派」(impressionism)一詞已屆滿 150 週年,時值這個重要時刻,我們得以回顧為數不多的一群巴黎藝術家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他們提出了嶄新的繪畫模式,以戶外寫生取代畫室創作,追求一瞬的自然景觀而非縝密的構圖,描繪日常題材而非崇高敘事,捕捉稍縱即逝的瞬間而非永恆的畫面。

亮點 2. 近 40 位藝術家、52 件原作
本展呈現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o, 1830-1903)、瑪莉.卡薩特(Mary Cassatt, 1844-1926)、查爾德.哈薩姆(Childe Hassam, 1856-1935)和馬克斯.斯萊福特(Max Slevogt, 1868-1932)等,超過 30 位藝術家的創作,作品描繪主題廣泛,涵蓋莫內知名的吉凡尼睡蓮池塘到美國大峽谷南緣的自然景觀等,展現了印象派在各國的發展及風貌。

亮點 3. 莫內經典《睡蓮》首度來台
印象派代表大師莫內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睡蓮》將真跡首度來台,這組繪畫作品主要描繪的是莫內在吉維尼花園中的睡蓮,細緻捕捉了自然光線與時間流動的詩意呈現,創作花費了莫內晚年的大部分時光。

亮點 4. 美國印象派代表人物四件作品展出
擁有美國莫內稱號的美國印象派代表人物—查爾德・哈薩姆(Childe Hassam),他把印象派從巴黎帶回紐約,讓美國人在畫布上看見自己的城市地景,也能充滿光、詩意與閃動的自由精神。在本次《印象派》特展中,將一次展出四件跨越不同時期與風格的重要作品《雨天的哥倫布大街》、《在法式庭園中採花》、《阿普爾多爾的蘇爾芙岩石》與 《紐約冬日清晨的早餐室》。

亮點 5. 從莫內到美國展現多主題單元
展覽不僅呈現印象派作品本身,更以清楚的敘事脈絡,帶領觀眾走過印象派近一世紀的發展歷程。策展單位將展區劃分為多個主題單元,從 19 世紀末期法國畫壇的變革開始,揭示莫內等畫家如何掙脫學院派框架,走向捕捉光影的自由表現。接續展覽將視角擴展至歐洲各地,呈現印象派如何跨越國界影響更多藝術家,最終在美國落地生根,發展出融合本土風格的「美國印象派」。

亮點 6. 預售票搶先開賣
《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將於 6 月 11 至 9 月 29 日展出,預售票即日起搶先開賣,單人原價 NT$450,現在特惠 NT$220,預售推出各限量 500 組雙人套票禮品組:「微光睡蓮組」NT$440(含 2 張展覽票及 1 件《睡蓮》3D 光柵磁鐵)與「光映睡蓮組」NT$990(含 2 張展覽票及 1 件《睡蓮》隨行杯)。
《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
Frontiers of Impressionism: Paintings from the Worcester Art Museum
展覽期間:2025.06.11 – 2025.09.29(週二休館)
展覽時間:11:00-18:00 (17:30 停止售票入場)
展覽地點:富邦美術館(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 79 號)
主辦單位:富邦美術館、伍斯特美術館
公益夥伴:富邦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