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勁:王建民》導演陳惟揚再次帶來最新紀錄片作品,攜手美國新聞與紀錄片艾美獎得主及前 CNN 資深記者齊邁可、前《亞洲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約翰·克里奇 、及台灣首家英語國際影音公共媒體 TaiwanPlus、想映電影、台美合製,推出《奧運傳奇: 楊傳廣與強森 Decathlon: The CK Yang and Rafer Johnson Story》,全片將於 7/29 19:00 於 TaiwanPlus Docs YouTube 頻道世界首播、8/4 22:00 透過 TaiwanPlus 電視頻道放送。
何謂十項全能?
十項全能(Decathlon)是最古老的競賽,需在兩天內依序完成十項不同種類的競賽項目:100 公尺跑步、跳遠、鉛球、跳高、400 公尺跑步、110 公尺跨欄、鐵餅、撐竿跳高、標槍、1500 米跑步,挑戰運動員體能極限及速度、體力、技巧、耐力、持久力。
「台灣之光」楊傳廣
楊傳廣是 1960 年台灣戰後第一位獲得奧運十項全能競賽銀牌的體育巨星,也是中華民國獲得的第一枚奧運獎牌;同時也是史上打破十項全能 9000 分的紀錄保持者,綽號「亞洲鐵人」,但這段歷史,卻漸漸地被台灣觀眾遺忘。
「世上最偉大的運動員」拉斐爾強森
拉斐爾強森(Rafer Johnson)曾是體壇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的象徵代表,他在 50 年代中旬至 60 年代初,被譽為「世上最偉大的運動員」,而楊傳廣也在之後獲得相同榮譽,強森是第一個在奧運舉起美國國旗的非裔美國人,更是重要的民權運動社運家,並成為特殊奧會的重要推手。
當台灣阿美族遇上非裔美國人
紀錄片描述首位獲得奧運銀牌的台灣十項全能傳奇運動員楊傳廣,與美國十項全能奧運金牌拉斐爾強森(Rafer Johnson)之間的獨特競爭與友誼關係,兩人在過程中對抗種族歧視、貧苦和政治壓力,一起步上了巔峰並成為國家與民族代表。這兩位體壇明星長達一生的兄弟情誼,體現了最純粹的運動精神以及當今世人擁抱的多元文化世界,《奧運傳奇: 楊傳廣與強森 Decathlon: The CK Yang and Rafer Johnson Story》運用大量動畫、史料、獨家素材及訪談,重現了兩人當時自 1960 年羅馬奧運後史詩般的競爭與友誼。
跨越國籍及膚色的情誼
《奧運傳奇: 楊傳廣與強森 Decathlon: The CK Yang and Rafer Johnson Story》從《亞洲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約翰·克里奇跨越 1960 年到 2007 年對楊傳廣的個人情感與記憶開始談起,回看他與同為十項全能競賽的美國運動員強森相互之間亦戰亦友的獨特情誼,導演陳惟揚表示:「我很榮幸可以述說及分享這個有意義的故事。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楊傳廣及強森之間跨越國籍及膚色的情誼,提醒了我們人性中最純真、最美的一面。」
被台灣大眾遺忘的歷史
1960 年是冷戰高峰,美國與蘇聯對抗、台灣面臨政治孤立及軍事警戒,當年因中共打壓,奧運開幕台灣隊進場時須手持「抗議中」標示,TaiwanPlus 節目部副理楊政憲表示,《奧運傳奇: 楊傳廣與強森Decathlon: The CK Yang and Rafer Johnson Story》是一部很特別的紀錄片,用短短 45 分鐘的時間,梳理一段幾乎被台灣大眾遺忘的歷史,也向國際觀眾介紹台灣在冷戰大格局下,自身所面對的族群認同議題,以及楊傳廣、強森兩人意外相似的人生經歷,相信能引起全球觀眾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