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第一次被偷!羅浮宮上演現實版《亞森羅蘋》7 分鐘劫走百年珍寶、《蒙娜麗莎》也曾遭竊,安保漏洞再引關注

巴黎清晨,塞納河畔的薄霧尚未散去,世界知名博物館羅浮宮卻在瞬間成為全球焦點新聞。當地清晨,數名蒙面男子利用修繕工程的升降機,悄無聲息闖入阿波羅畫廊,僅在短短 7 分鐘內完成驚人的珠寶搶劫,他們將包括拿破崙及法國王室珍藏的八件無價珠寶收入囊中,其中一頂皇冠在逃逸過程中遺落並受損;事件發生後,羅浮宮立即緊急閉館,警方展開全面調查,而整個精密行動的細節,不免令人聯想到法國 Netflix 熱門影集《亞森羅蘋》中那種熟練、計畫周全的偷竊手法。

案發當日清晨,羅浮宮剛剛開館,四名嫌犯分工明確,其中兩人身穿工人服與黃色反光背心,利用工程電梯直達二樓阿波羅畫廊窗外,另一對同夥則駕駛電單車待命接應,據悉,嫌犯駕駛一輛裝有升降機的卡車,逆行操作至二樓陽台窗戶,並擺放安全錐以遮掩行動;從監視器畫面可見,嫌犯熟稔地操作角磨機等工具破壞防彈玻璃,將珠寶裝入布袋後迅速撤離,過程幾乎無與館內工作人員正面衝突。法國內政部長洛朗努內茲形容,這是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作案,整個行動不到十分鐘,損失價值更是「無法估量」。

▲羅浮宮遭竊損失珍寶。圖片來源:BBC

被盜的文物中,包括瑪麗阿梅莉與奧爾良王室的藍寶石王冠及項鍊、拿破崙贈予瑪麗路易絲的祖母綠項鍊與耳環,以及多件歷史悠久的胸針與皇冠,部分文物與法蘭西歷史緊密相連,例如「蝴蝶形鑽石聖物胸針」,中央鑽石曾是路易十四上衣扣飾,歷經三百年歲月,與瑪麗安托瓦內特的耳環相串連,象徵著王室歷史的延續;令人稍感慶幸的是,重逾一百四十克拉的「攝政王鑽石」未在此次搶劫中被觸碰,而拿破崙三世妻子歐也妮皇后的價值極高的冠冕在逃逸時被嫌犯遺落並受損。

▲羅浮宮遭竊珍寶。圖片來源:Louvre museum
▲羅浮宮遭竊珍寶。圖片來源:Louvre museum
▲羅浮宮遭竊珍寶。圖片來源:Louvre museum

然而,羅浮宮的安保漏洞也因此暴露無遺。阿波羅畫廊所在的東翼因近期外牆修繕,工程電梯臨時開放供施工人員使用,正是劫匪的突破口,沿著羅浮宮、沿著塞納河方向的陽台窗戶,他們逆行操作升降機,擺放安全錐,幾乎在大白天便能悄然入室,監控中心卻毫無警覺;警報系統的失靈更令人匪夷所思:窗門警報早已故障,而官方仍聲稱「所有警報系統均正常運作」。

▲羅浮宮遭竊損失珍寶。圖片來源:theguardian

案發當時,遊客陷入恐慌,館內人群四散奔逃、敲打玻璃門卻無法及時逃離。警方抵達時,嫌犯已完成整個偷竊計畫,僅花七分鐘便收穫八件珠寶,幾乎如影集《亞森羅蘋》中描繪的高手級偷盜行動,讓旁觀者不禁驚呼這群「現實版羅蘋」的熟練與膽識;雖然部分珠寶在逃逸途中遺落,其中包括歐也妮皇后的冠冕,但仍有受損跡象。

▲羅浮宮盜竊案宛如 Netflix 影集《亞森羅蘋》。圖片來源:Netflix

專家警告,這些被盜珠寶極可能遭拆解並分售,尤其是那些可切割的寶石,一旦流入黑市,將對法國文化遺產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雖然從金錢角度可以評估部分文物價值,但它們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與藝術意義,早已超越金錢衡量,是無價的寶藏。

▲羅浮宮遭竊引發全球關注。圖片來源:IG@museelouvre

事實上,羅浮宮歷史上也曾因安保漏洞遭受重大損失:1911 年名作《蒙娜麗莎》曾被一名意大利畫工從牆上偷走,整整兩年才被追回,那起事件不僅讓全球震驚,也迫使博物館改善安保措施。然而,百年後的今天,羅浮宮仍未徹底解決安保問題,2021 年有人偽造證件騙取展品復印件、2022 年遊客攜帶刀具闖入時金屬探測器失效,這次珠寶大劫案再次凸顯,博物館管理層長期忽視工會與安保人員的警告,使這些無價之寶仍面臨巨大風險。

▲《蒙娜麗莎》也曾在 1911 年遭竊。圖片來源:IG@museelouvre

這場大劫案不僅是文物損失,更是對羅浮宮作為全球文化象徵的震撼提醒:即使是百年博物館,若安保與制度無法與時俱進,歷史的瑰寶仍可能在短短七分鐘內,被「亞森羅蘋式」的精準行動化為過眼雲煙;對全世界而言,這起事件不僅是巴黎新聞,更是文化保護與公共安全的一次警鐘,提醒人們歷史的價值,需要比任何時候都更細緻的守護。

發表留言(無須填寫電子郵件、名稱直接點擊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