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教皇「方濟各」逝世遺囑公開!首位非歐洲出身教宗、推動性別平權,細品 10 句智慧之語:別怕在人生中做出決定性選擇

羅馬天主教第 266 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 4 月 21 日清晨在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安詳辭世,享年 88 歲。他的離去,不僅讓全球信徒深感哀悼,也標誌著一位勇於改革、為弱勢發聲的宗教領袖的時代終章。方濟各以溫和卻堅定的信念,推動教會邁向包容與開放,他關注邊緣族群、倡導社會正義,挑戰教會長久以來的保守傳統,成為千萬人心中的希望象徵。在回顧他深具影響力的生平事蹟之際,也一同細讀他留下的 10 句至理名言,感受這位信仰者對人性與世界的深刻洞察。

梵蒂岡公布教宗方濟各病逝原因

根據梵蒂岡公布的死亡證明,方濟各病於腦中風與心臟衰竭,且在彌留之際已陷入昏迷;事實上,他早於今年 2 月就因呼吸道感染重症住進羅馬傑梅利醫院,雖於曾短暫返家休養,但身體狀況始終未見明顯回復。而在 2022 年寫下的遺囑中,方濟各選擇了聖母大殿為自己長眠之地,明確表示不希望陵墓有任何特殊裝飾,只願以簡單的拉丁文銘刻「Franciscus」,一如他在世時所展現的樸實與謙卑。他在遺囑中也留下這段話「願主給予所有愛我和繼續為我祈禱的人適當的獎勵。」,映照著他始終如一的信仰。

▲ 梵蒂岡公布教宗方濟各病逝原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首位非歐洲出身教皇

本名為「喬治馬里奧伯格里奧」的方濟各,1936 年 12 月 17 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義大利裔家庭。1958 年加入耶穌會,開啟他的宗教之路,並於 1992 年被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輔理主教、1998 年成為總主教,2001 年升任樞機。於 2013 年他在教宗本篤十六世退位後接任教宗,成為史上首位出自耶穌會的教宗,也是首位非歐洲出身的教皇。

▲ 方濟各為首位非歐洲出身教皇。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推動性別平權,首任女性進入主教會議

方濟各在教宗任內的十二年間,深耕於教會制度改革與全球外交。他勇於打破教廷傳統,公開表達對離婚者、同性戀者與跨性別者(LGBT)族群的包容與接納,並首次任命女性進入主教會議,為天主教會性別平等議題投下一顆震撼彈;他也致力於揭露與處理教會內部的神職性侵案件,明確主張「零容忍」政策。他的這些舉措雖引發保守派爭議,但也贏得全球廣泛尊重。

▲ 方濟各推動性別平權,首任女性進入主教會議。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13 年方濟各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年度風雲人物」,讚譽他為「人民的教宗」,一位真正走近貧困與病患的領袖;同年,他也被美國同志刊物《提倡雜誌》評選為「年度人物」,被認為是當年對 LGBT 族群最具影響力的人物。2014 年,他登上《財星》「全球最偉大領袖」榜首,並連續兩年名列《富比士》全球最有權力人物前五,展現其在宗教與世界事務中的深遠影響。

▲ 方濟各被美國《時代》雜誌讚譽為「人民的教宗」。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精選方濟各 10 句智慧之語

方濟各在世時,總以簡潔有力的話語傳遞信念。他的語言溫柔卻堅定,往往直指人心,不僅帶給信徒慰藉與希望,也跨越宗教藩籬,喚起世人對愛、正義與尊嚴的共同認同。他擅長用最樸實的語句,說出最深刻的道理,讓人在動盪與迷惘中找到方向。以下是方濟各教宗生前留下的十句智慧語錄,字字句句,皆映照他對人性、信仰與世界的深切關懷。

▲ 精選方濟各 10 句智慧之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我們如何幫助年輕人不再將大學學位視為更高地位、更高收入或社會聲望的代名詞?這並非同義詞。我們如何幫助他們使教育成為面對當今問題、關注弱勢者需求、關注環境的更大責任的標誌?

2.事實上,當人們以尊重、敬重和真誠傾聽的態度進行對話時,對話就能起到教育作用,而且對話的表達是真實的,不會掩蓋或弱化受福音啟發而滋養的自身身份。

3.教育的目的不在於了解事物或學習課程,而是能夠運用三種語言:頭腦、心靈和雙手。學習是為了讓你能夠思考你的感受和所作所為,感受你的思想和行動,並能做你所感受且思考的事情。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統一。

4.親愛的年輕人,不要害怕在人生中做出決定性的選擇。要有信心,主不會拋棄你們。

5.從我的角度來看,上帝是照亮黑暗的光,即使它不能消除黑暗,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絲神聖的光芒。

▲ 精選方濟各 10 句智慧之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6.讓我們為和平祈禱:世界和平,我們每個人心中和平。

7.這很重要:去了解人們、傾聽他們、拓展思想的範疇。世界被縱橫交錯的道路所覆蓋,有的靠近、有的遠離;但重要的是,它們都通向善。

8.即使在已開發國家,不公正的結構和行為所帶來的影響依然顯而易見。我們的努力必須致力於重建希望、糾正錯誤、維持承諾,從而促進個人和人民的福祉。

9.人生是一段旅程。當我們停下來時,事情就不會順利。

10.沒有對話就不可能有和平。所有的戰爭、衝突與未解決的問題,都是因為缺乏對話而引起的。有問題時就溝通,這樣才能帶來和平。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