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紫微斗數排盤方式,均是輸入農曆生日、生時,便可以排出命盤進行論命。然而卻不免會遇到「鐵板命盤」,亦即論不動、論不準的盤。遇到論不準的盤該怎麼辦?傳統的命理師會依循《紫微斗數全集》中的〈起例歌訣總括〉進行調整。文中言:「不準但用三時斷,時有差遲不可憑。」然而此語出現了語義上的矛盾。
第一句的「不準但用三時斷」,若依此文意進行解讀,則會理解成:論命不準,那麼就用命造所言時辰的「前一時辰」,以及「後一時辰」進行調整。
第二句的「時有差遲不可憑」,若依此文意解讀,則是:如果時辰有一點差錯,那麼就無法成為準確的排盤依據。
以上二句獨立來看,各自有理;但合併來看,則相互矛盾。
若是用了出生時間的前後三個時辰來論斷,就是出現了「時有差遲」的狀況;而「時有差遲」則無法成為論命依據。因此所謂的「三時斷」很有可能是明朝刻本的錯誤。
相信讀本國文史科系的人都知道,明代的出版產業相當興盛,但同時也造成了許多亂象。「正經」書籍──如四書五經──刻本的問題不大;若是旁門左道的書籍,如紫微斗數,則粗製濫造──雕版出現:缺字、漏字、錯字;在印刷方面則墨水不均,導致有些文字模糊不清。目前留存最古的紫微斗數書籍──《合併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全書》,就是明朝所出版。從下圖即可意會。
所幸後來坊間出現清代石刻本《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文字、排版、內容均與《合併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全籍》相同,而印刷更為清晰,可與明朝本相互參照。
此清朝石刻本的〈起例歌訣總括〉,明確的寫出:「不準但用『正』時斷,時有差遲不可憑。」有人曾言,上面寫的「正」時,似乎是後人修改加上去,但至少能證明,擁有此版本者,認定此為「正時」而非「三時」,並於交付影印出版前,即進行修改。或許此版擁有者,有其它版本的「紫微斗數」祕笈也未可知。
至於什麼是「正時」,請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