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暢銷書《高勝算決策》作者最新力作《停損的勝算》:以聖母峰為絕佳起點,探討放棄的好處

全球暢銷書《高勝算決策》作者安妮.杜克(Annie Duke)最新力作《停損的勝算》,適用於投資理財、選科系、找工作、挑對象和生活大小事,敘述贏家成功的關鍵,不是努力不懈,而是懂得在對的時機「聰明放棄」,這也是最容易被低估、被忽視的決策能力!

▲(圖片來源:采實文化)

崇高美德的反面,也是崇高的美德

探討放棄的好處,聖母峰是絕佳起點

世界上傳出最多堅毅事蹟的地方,每一公尺海拔至少有一樁,莫過於聖母峰的高處。那裡的環境實在太凶險,光是保住小命就得拚死拚活,登頂更是不在話下。這一類的事蹟你八成聽了很多,起碼最知名的那些你絕對知道。

因此,以一本探討放棄的各種益處的書籍來說,聖母峰正是適當的起點。

這一則聖母峰故事的主角,是三位你大概不熟悉的登山者,加拿大醫師斯圖亞特.哈奇森(Stuart Hutchison)、澳洲醫師約翰. 塔斯克(John Taske) 和美國律師路. 凱西斯基(Lou Kasischke)。他們是一支聖母峰商業登山隊的隊員,有領隊帶路,行程由冒險顧問公司(Adventure Consultants)規劃,在一九九○年代帶領登山客攻頂的公司當中,屬於最成功、聲譽最佳的公司之一。那一年的登山行程有三位領隊、八位隨行的雪巴人與八位客戶。

登山客必須花上數週,在聖母峰中段練習攀登以適應環境,並將裝備搬上山,等到天候許可的時候,登山隊員才可以從四號營出發,嘗試攻頂。那一年,在往返基地營(海拔約五一八二公尺)與四號營(海拔約七九二五公尺)的那許多次登山練習中,哈奇森、塔斯克、凱西斯基由於相處愉快,一直結伴同行。

有了冒險顧問這樣的公司,經驗相對沒那麼豐富的登山者,也有了登上世界最高峰峰頂的可能。你只要支付七萬美元的費用、抽出幾個月的空檔待在尼泊爾,此外就是要有良好的體能狀態。這最後一項要求,當然不保證你能成功登頂或平安無事。海拔七六二○公尺以上的空氣太稀薄,無法長時間維繫人類的生命。此外,登山季的平均氣溫是攝氏零下二十六度。

登頂(或登上聖母峰高處)的人,一定要能在絕大多數人吃不消的環境裡堅持下去。登山隊的領隊在基地營便向客戶耳提面命,從聖母峰的山腳到每一個中途的營地,終至峰頂,每一天都必須嚴格遵守折返的時間。在基地營的時候,領隊將攻頂日的折返時間訂在下午一點。簡單來說,折返時間就是登山者要停止上山的時間,即使目的地還沒到,也必須返回營地。設定折返時間的用意是保護登山者,以防下山時發生危險,下山比上山更需要技巧。

當登山者下山時,可能已經感到極度疲勞,缺乏足夠氧氣,可能出現凍傷,且天氣變化無常,容易迷路或迷失方向,甚至掉進裂縫中。若攀登過程中持續用力過度,天色暗下時容易出現情勢失控。黑暗與疲憊使得登山者更容易犯錯,在狹窄的東南稜(Southeast Ridge)失足,在約二四三八公尺高的西藏墜亡,或是掉落至約三六五八公尺高的尼泊爾不幸喪生。

其實,在聖母峰上,在下山途中喪命的人數是上山的八倍。登山客為了登上聖母峰的峰頂都作了必要的犧牲,誰都沒打算在即將登頂之際止步。而峰頂不是只對業餘的登山客有吸引力。助理領隊要登頂來證明自己的本事,有的還會多次登頂。領隊要搶生意,拿攻頂成功的顧客數目來推銷自己。雪巴人對峰頂的魅力也不是免疫。登頂可以提升他們的收費行情與在當地的地位。

設定折返時間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登山客因為已經走到了峰頂的影子下,便做出繼續攻頂的不良決定。這樣的登山規範蘊含三個至關重要的觀念。第一個觀念是堅持不懈不見得是美德。繼續上山是否明智,取決於攀爬的環境及登山客的狀態,兩者缺一不可。察覺了應該放棄的徵兆,好好正視才是良策。

第二個觀念是早在你需要決定是否放棄之前,便應該規劃好你何時要放棄。誠如丹尼爾.康納曼所指出的,這承認了當我們需要做出決斷,最糟的時機便是你「當局者迷」的時候。在聖母峰,當峰頂近在咫尺,而你已經為了登頂做出許多犧牲,你完完全全就是當局者。這時的你,最不適合決定是要繼續爬還是要下山。所以,早在你面臨進退的抉擇之前,便要設定折返時間。

或許最重要的是第三點,折返時間提醒我們攀登聖母峰的真正目標不是登頂。登頂是我們念茲在茲的焦點,這無可厚非,然而登山最終極的目標,從最廣闊、最實際的角度來說,是安全返回山腳。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