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鼻祖派瑞絲希爾頓 Paris Hilton,才不是傻白甜,為受虐兒少推動法案!

▲ 派瑞絲·希爾頓(Paris Hilton)前進國會,為寄宿兒少受虐發聲
( 圖片來源:Paris Hilton FB )

公民人權協會( CCHR )創始人湯瑪斯薩茲博士說過:「生命中有兩件最珍貴,也最容易受傷的東西,那就是兒童跟自由。」近日,美國名媛派瑞絲·希爾頓( Paris Hilton )再次成為新聞焦點,但這次並不是因為她的個人生活,而是她為受虐兒童發聲。

派瑞絲·希爾頓,不僅僅是千億希爾頓飯店集團的繼承人,還是一位在青少年時期曾於寄宿機構遭受性虐待的倖存者。離開那段黑暗經歷後,為了擺脫父母的控制,她刻意營造出「傻白甜」形象,並藉此吸引媒體和公眾的關注,成為一代網紅的始祖。如今, 20 多年後,她站在美國國會前,揭露這些寄宿機構的隱秘虐待,並為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而奮鬥。

▲ 派瑞絲·希爾頓(Paris Hilton)走進國會聽證會現場
( 圖片來源:Paris Hilton FB )

出生名門的派瑞絲,為何被送入青少年寄宿治療機構?

派瑞絲於 1981 年出生於美國紐約,是希爾頓飯店創辦人的曾孫女。她在保守的家族環境中成長,長期面對來自家族的壓力,難以表現真正的自己。大部分童年時光,她都在天主教學校度過,並受到母親凱西的嚴格管教。凱西希望派瑞絲遵守家族的傳統,而派瑞絲卻只想做自己。

1996 年,全家搬到紐約,派瑞絲作為轉學生在校內遭遇嚴重霸凌。與此同時,她的父母對她和妹妹進行嚴格管教,禁止她們外出、化妝,並設下宵禁。這些規定激起了派瑞絲的叛逆心理,於是她開始故意做父母不允許的事情,例如當模特兒、化妝、戴假髮等。後來,她沉迷於夜生活,並頻繁光顧夜店,這讓她感到歸屬感,但父母非常擔憂,甚至不惜打電話威脅夜店不許讓她入內,最後乾脆將她鎖在房間裡。

多年後,派瑞絲被診斷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然而,在當年,父母並不知道如何應對,於是決定將她送入專門的寄宿機構接受「矯正」。派瑞絲透露,當年她曾向父母保證不再外出,只想待在家裡,但父母還是堅持將她送走,這讓她從此失去對他人的信任。 17 歲那年,派瑞絲被送往猶他州的普羅沃峽谷學校( Provo Canyon School ),這個地方並非真正的學校,而是以虐待和折磨孩子為「教育」手段。她經歷了身心的雙重創傷,最終在 1999 年脫離了這個可怕的地方,並決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讓父母再也無法控制她。所有的憤怒與委屈,都成為她奮鬥的動力。

▲ 「傻白甜」形象的派瑞絲
( 圖片來源:Paris Hilton FB )

從「傻白甜」到兒童福利的倡導者

2020 年是派瑞絲展現自我重要的一年!8 月,派瑞絲公開學生時期在猶他州的寄宿學校「普羅沃峽谷學校」(Provo Canyon School)受虐的經歷。

9 月,她推出了紀錄片《This is Paris》,不但打破了世人對她的傻白甜刻板印象,揭露了她身為企業家的商業洞見,更向大衆袒白了自己人生中至暗的一段經歷,這個悲慘遭遇甚至連自己的父母、姐妹都不曾知道。

10 月,在猶他州當地集結抗議遊行,要求普羅沃峽谷學校關閉。她誓言要持續抗爭,直到所有以虐行「管教」青少年的寄宿學校、矯正中心關閉為止。派瑞絲說:「還有數千間像這樣的學校,普羅沃峽谷學校只是第一間。」

▲ 向普羅沃峽谷學校抗議的派瑞絲
( 圖片來源:美聯社 )

終於進入國會,掀開兒少矯正產業黑暗面,用自身力量改變世界

直至今年的 6 月 26 日,派瑞絲前進美國國會,受到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邀請,參加加強兒童福利保護的聽證會,她呼籲委員會立法通過《停止機構性兒童虐待法》,加強對住校青少年項目的監督,支持重新授權《社會保障法》第 IV-B 條款,並且倡導青少年設施中的兒童權利法案。

在聽證會上,派瑞絲公開作證,分享自己過去在寄養單位當中遭受虐待的經歷,更指出這樣類似的兒少「矯正」機構,是產值高達 500 億美元的產業,包括「治療性寄宿學校、軍事風格訓練營、青少年司法與行為矯正機構」。

根據資料,美國每年有超過 5 萬名寄養兒童被收容在寄宿治療機構,她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經過,說服議員考慮加強社區資源,以確保弱勢兒童遠離這些機構。她希望推動公眾對福利機構的監督,以應對機構虐待孩子的風險。同時,也認為應通過立法提高家庭在兒童問題中的重要性!